162.转正(1 / 2)

第五名发家 多一半 1459 字 2021-04-17

162转正

这时候可不能让小钱钻了空子。一脸正色地告知小钱,“我给你打个下手可以,可你才是行家。要不然你在这儿多待两天。不管怎么样,就算往后我多跑两趟,你也得先给东坝头培训几个人出来。”

“对对对。”曹俊赶紧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恳请钱老师为我们东坝头先培养几个人才。有了人机器才能转,别耽搁了咱们的项目进展。第五经理为咱们这儿担的责任已经太多了。别让他再为难。”

曹俊这个话说得挺有水平。把小钱想偷懒的心思给堵住了。仔细想想,好像也没别的选择。不过,从刚才接触的过程来看,以自己的标准,东坝头长脑子的好像也就曹俊一个人。为难地撇了撇嘴。“人首先要聪明,”聪明人就学得快。“更重要的是性子得踏实。这样才能保证操作的规范化。”

“明白明白,就是守纪律。”曹俊松了一口气。尽管自己也明白,让村民守纪律不容易,就算矬子里面拔大个,也得先把这头一关过了,往后自己再慢慢挑选。“初中毕业的都出列!”

村长这是要选人?听了这话,大伙儿都放下手上的工具,相互对视几眼。反应快的几个都亢奋起来。这么大台机器,怎么不得五六个人摆弄。要是成了操作员,那就等于吃上了村里的公家饭,咱就不是普通农民了!

心思活动起来,大伙儿就争先恐后地向曹俊表态。几个年纪大的,已经跑回去喊自家后生了。有几家青壮出门打工的便都后悔起来:自家村里都开了工厂,还出门遭那罪死啊。就有开始留话的,问要不要把她男人从省城叫回来。那可是读过高中的。

这么一说,危机感就来了。等读过高中的回来,自己这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不就又没希望了嘛。这边人就开始表态。

“村长,我初中毕业了。”

“不要胡说,你初一就不念了。我可是读到初一下半学期的人。”说完,这位有了优越感的向前一步。立刻就被小钱的眼神否决掉了:您老是读的解放前的初一吧?

这边支书倒不好意思起来,赶紧让大家安静。“五十岁以上的,就别跟后生们争了。我加一个条件:初中水平,五十岁以下的。这是体力活,连轴转。再把你干死到车间,这账咋算。”

就这一会儿,村里的人都来全了。挑起人更方便。五十岁以下、上过初中的林林总总站出来一排。

“大伙儿都安静。”曹俊赶紧控制住局势。踊跃是好事,让钱老师看了笑话就不美气了。告诉众人,报名不代表就能当选,“咱们要通过几轮筛选、考核,最终择优录取。”说着,又担忧地看了眼小钱。怕乡亲们资质有限,未必让小钱满意。

扫视着东坝头人那没文化的眼神,小钱就明白了曹俊的意思,既然答应了,那就索性做得诚恳一些。指着面前这几十号人,让曹村长一一记名、列编。虽然没几个顺眼的,可数量大,成材概率就高。索性将刚刚老队长淘汰的那十来个人也都叫回队伍里。体力活干不了不要紧,按个电门总累不死人。刘家小弟早就跃跃欲试,却被刘母一直拉住。

老太太有自己的打算。既然第五名是领导,他媳妇是大领导,那自家就应该是皇亲国戚。哪儿还用得着跟这帮穷乡亲一起选拔。身份不同了,考虑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变化。心里盘算着,往后儿媳妇接个技术员,儿子就给第五名打个下手当个副领导,自己不就慈禧太后了嘛!想到这儿,刘母觉得自己刚才给第五名女朋友个下马威未必是坏事,往后不得敬着自己啊。儿子、儿媳出门,别人更高看一眼。一时间,秀娟婚姻的事倒也淡了。

说话间,一帮子人都跟着老支书报名去了。留下几个跟着曹俊和老队长,把已经凉透了的鱼粉一袋袋的封包、过磅。

小钱又查又算的前后忙活。第五名插不上手,坐在桌前稍事休息。老太太朝儿子使了个眼色。“没见你名哥忙成那样吗?还不上去搭把手!”

母子心意相通,刘家小弟一脸亲切来到第五名桌前。第五名赶紧把茶杯拿在手里,“不用不用。”刘家小弟眼里没活儿,既然人家说不用了,就木头一样杵到身侧,笑得歪瓜裂枣。

刘秀娟她前闺蜜眼尖。人家又要学习又要考核的,这孙子倒先进了大内了。新仇旧恨涌上心头:“姓刘的走后门!村长你也不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