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生财有道(下)(2 / 2)

第五名发家 多一半 1501 字 2021-04-17

“名娃,为啥须子少了一点儿,这虫虫就不值钱了?”富大山向来不老实,总惦记跟他没关的事儿。

“公司要求!”不好解释是当鸣虫卖的,第五名只得全推给莫须有的公司。“不缺胳膊短腿儿,须子只少一点的,半价。再残,就烘干论斤!”听乡亲们七嘴八舌地问,又没办法一一解释,便举起手里装虫虫的小纸盒,声嘶力竭地喊着:“只有这样的竹蛉、马蛉和纺织娘,是全价收购!看告示,告示!上头都写清楚了——”

虫子那样小,近百号人挤着,能看清才怪了。可事关收入,不弄明白,岂不是耽误自家挣钱。老少爷们便都朝第五名挤去;老娘们小媳妇的,也都挨到第五名身边,对着几盒小鸣虫叽叽喳喳,还有姑娘问第五名能不能把样本拿回家的。

“样本就放村委会门口,不明白的都这儿看!”好不容易捉下,哪敢叫人拿走。第五名连忙拒绝,使得姑娘们很不悦意。于是,越来越多的女人家凑到第五名身边看虫虫,在这混乱而骚情的各种碰撞下,第五名只觉得各种气浪扑面而来,整个人活似掉进了乱斗的鸡窝。

“美很!”董家寨的富强村长,一大早去镇上咥凉粉,被镇长硬塞了一摞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手册,说他离着伍家沟近,让给老伍送来。退却不过,只能勉为其难地来了;正巧遇到了这热火朝天的一幕,便羡慕地看着老伍:“你村人又上访了?”

你娃才上访!你全家都上访!从前伍家沟人穷事多,又有堵路不让平祖坟的事发生,爱坑国家爱上访的臭名远扬。这会儿听富强开嘲讽,老伍面上挂不住,商业机密就脱口而出:“名娃收虫呢。”

又收虫?不是说明年?富强赶紧朝人堆里挤;老伍这才反应过来:“不是白札子虫,跟你无关。”

“又不是亏心事,还怕人看?”老伍细胳膊细腿儿,哪挡得住富强的伟岸身躯。一把推开娇弱无力的伍村长,富强挤到村委会门口,瞅见宣传栏上胡支书亲笔出的告示;上头各种鸣虫的类型、价格标注得非常详细。

“送完手册还不赶紧回去。等人给你放饭?”老伍死命把富强朝外拽。开玩笑,村上还没赚到钱呢,外人就想先占便宜?没门儿!

“瞧你那怂样子。漫山遍野都是虫,别村捉些,也不耽误你村挣钱呀。”富强想记下告示上的内容,但被老伍挡住,情急之下朝远处喊了声,“胡支书,您老说是不是这道理?”趁老伍转头寻觅胡支书身影之时,赶紧掏出手机,朝告示咔嚓一下,就把收购价拍好了。

死不要脸的!没瞧见胡支书,明白被富强骗了。老伍心里骂着,又不能上前把富强的手机强走——主要是抢不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对头屁颠颠地离去。这下子好了,富强回村,肯定又去发动群众;第五名是替公司办事,自然不会拒绝更多的虫虫。竞争对手马上就会跟滔天洪水一般,迅猛到来……“我这嘴哟。”老伍抽着自己的脸,嫌口条太贱。见第五名还被村人包围呢,不由得急切起来。推开胡骚情的婆娘们,把窘迫的第五名拯救出来。

“告示上写得明明白白,都自己看去!别耽搁时间。有这工夫,抓的虫都是钱呢!”老伍一提醒,乡亲们才反应过来。

一条好竹蛉两块钱。漫山遍野的,十分钟怎么还不捉上一只,那光这一小时就能赚十二块钱;每天捉四五个小时竹蛉,再加点儿马蛉、纺织娘,和其他昆虫,每月起码两千块收入。要捉满八个小时,就是四千块。这算的还是一个人工;要是夫妻俩齐上阵。再加上爸妈、子女等不完全的劳动力……妈呀,每月一个万元户!还没捉呢,各家各户便被这小账惊吓到了,一哄而散。

第五名遭遇了一早上的腥风血雨;中午回家吃口饭,来不及歇,又被刘秀娟拉去视察盖房进展。

“等忙起来,就更没时间了。”上午刚做过一场法事,刘秀娟道袍都没来得及换。“你粗枝大叶的,收那些竹蛉、马蛉的,还不得我一只只检查。”

“咱家就靠你掌舵嘛。”第五名承认嫂子的执行力非凡。有她在,就没了后顾之忧;这种能心无旁骛向前冲杀的感觉,挺美好的。

“人呢?”从前离村口老远,就能听见沟里人家的喧闹声。今天却异常安静。晌午树边蹲着下棋的老汉们没有了;河滩上洗衣服的婆娘们没有了;就连满村打狗撵鸡的娃们家也没有了……鬼村一样。刘秀娟有些害怕地靠紧第五名。“碰上鬼打墙了?”

“不要迷信。”口中安慰着嫂子,第五名却下意识把她护在身边,准备随时斩妖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