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虫虫特工队(2 / 2)

第五名发家 多一半 1446 字 2021-04-17

一只鞋从里头丢出,正中第五名的脸。

“滚——”里头传出刘秀娟的哭骂。隔壁圈里,李大亮啃着新鲜的白菜帮子,鄙夷地看着第五名,发出哼哧哼哧的叫声。

第五名曾经是个好学生。好学生的普遍功能是擅于总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快从书山题海中摸到门径,以最高的效率取得最终胜利。

但是,这总结能力似乎在异性身上失效了。

第五名从嫂子想到毛倩倩。当初和毛倩倩在一起,总是有无限惊喜,因为不知道她啥时候就突然生气了,每次的原因还都不一样。

嫂子呢?她又是因为啥?

第五名对着手机照照,发现自己俩眼圈都是黑的。

一宿没睡踏实。公鸡刚打鸣的时候,会计潘金桂就来家里叫人了。

村委会里,胡支书刚泡起一壶酽茶。老头一手好字,平日里出告示,都是刷刷一气呵成。但今天不同往日,他告诉第五名,收虫是为村上做积功德的大事,行文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酝酿成熟,才能下笔。

第五名也不敢催,倒茶磨墨,等着老头进入状态。潘会计在一旁坐着嫌无聊,说舅你慢慢想,我先山上捉虫去呀。

胡支书批评潘会计上班时间开小差。潘会计不乐意了,说这不叫利用内部消息为个人谋私利,而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转头又问第五名,在收虫子的问题上,会不会厚此薄彼?

第五名指天发誓,说肯定一视同仁,绝不歧视村委会成员。潘会计满意而去。两人说话间,胡支书因为年老体弱,又打了个瞌睡,快到晌午了,潘会计都把第一批虫子擒获了,老头才有了精神。

“笔墨伺候!”胡支书养精蓄锐过后,下笔如有神。

“收白札子虫,一斤十五。”潘会计念了遍老头出的告示,非常敬佩,“舅,好字!”

胡支书矜持地看向第五名,第五名也忙拱手致谢,对老头的墨宝表示高度赞扬。胡支书示意第五名在告示下头签了个名字,又让潘会计撬开老伍抽屉拿出村长大印在上头盖了,这才贴出去。

国家基础教育搞得好,村上人基本都识字。见村委会出了新告示,还以为要放补贴款呢;看了内容,都很失望,纷纷数落村委会,说骗人咋还捎带上人家大学生。

第五名见乡亲们不信,搬了桌椅、磅秤,就坐在村委会门口,亲自解说。

“小名,不要被村上哄了。这帮当官的,没有一个好东西。”前几天打老伍的富大山,很是同情第五名。坟包本来羞于见第五名——他也是诈骗事件的参与者,但这会儿看到第五名吃亏,忍不住凑过来劝,说:“屎难吃,钱难挣。好不容易存下点积蓄,咋能让村上随便打你的土豪?”

就是就是,旁边的村民们频频点头。主要还是不相信虫虫能卖钱。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有的可怜他被老伍蒙骗;有的笑话他在城里过得人都瓜了。第五名口干舌燥地解释,想拍出现金表示诚意,发现自己出来得急,没带钱包。

差点忘了,昨儿还给了老伍了一千五的镇场费。咋这会儿连钱带人都不见了?

第五名正要去问潘会计,就见老伍背着竹篓跑来。。

“久等,久等。”老伍摘下竹篓,掀盖子给第五名看。

满满一篓子白札子虫,吓了第五名一跳。

“咋这么多?”第五名仔细一瞅,发现老伍肿得满脸包包。

“昨晚通知了胡支书和潘会计,我就进山了。”老伍深情地回忆着。夜色如墨,手电筒一打,各种蚊子山呼海啸地扑来,在他脸上就开始聚餐。吃得美很。等把那群最大最肥的白札子虫捉完,脸肿得自家媳妇都不认得了。

“都让让,让让。”老伍把背篓里的白札子虫都倒进磅秤上的竹筐里。“五斤,高高的。”

第五名桌下接过老伍还回的一千五百块,当众点了一百给老伍。“一斤十五,五斤总共七十五。今天没带零的,你还欠我二十五块钱的虫。”

见老伍傲视群雄地拿着百元大钞,乡亲们轰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