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庸瞬间打消出门念头,转身回屋写起兵法。
将近七天时间后,唐庸蓬头垢面找上李逵,将自己写好的兵法送到他手上。
城主府会客厅内,李逵接过唐庸草本,还没翻看兵书内容,他就皱起眉头。
唐小友,为什么你这个兵书叫孙子兵法?
他一脸疑惑道。
你这兵书叫个老子兵法,或者叔叔兵法,也算是比较霸气了。
甚至儿子兵法也行。
可你偏偏起个孙子兵法的名字,这名字也太拉胯了。
忘了这方世界没有老子,孔子这样的名人了。
唐庸一阵扶额,旋即解释道起名叫孙子兵法,寓意是学了我这个兵法的人,和别人打仗,可以把别人打成孙子一样。
哦,原来是这个寓意。
李逵闻言一阵释然。
只是释然归释然,他还是觉得这个名字有些拉胯了。
算了,算了,兵法这个东西实用就好,管他什么名字呢。
李逵对唐庸一阵无语,旋即翻看起孙子兵法。
一开始他因为名字缘故,看的不太投入。
可是越看到后边,他就越挪不开目光了。
这孙子兵法上面的兵法,简直是神乎其技,出神入化。
什么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什么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还有草船借箭。
也太牛了吧。
李逵这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