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漳村是个宁静普通的小渔村,村民们靠海而居,看天吃饭,日子年复一年,平平淡淡,像他们这样平凡的渔村在金吾国还有无数个。然而不知何时,渭海里有海妖出没,食人血肉,摄人魂魄的传闻渐渐流传开来。
“是说啊,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某个渔民的新婚妻子突发急病,人很快就去了,她的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渔民,好不容易讨到个漂亮的媳妇,成亲才多久就没了,他伤心欲绝,抱着妻子冷透的身体嚎啕大哭。此时一道闪电划破夜空,一下子照亮了渔夫的内心深处一个小小的角落,他小时候,祖父曾经给他讲过一个故事,说在渭海里有一种奇怪的鱼,长着美人的面容却是鱼类的身子,它们体内有一颗珠子,可以起死回生,但是要找到它们并不容易,只有内心坚定的人才能听到它们的指引。绝望的渔夫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把妻子的尸体藏在了地窖,用海盐涂满她的全身,然后撑着他的渔船一头扎进了漆黑的大海”
一道雪亮的闪电倏然划过,把四周的树林照得惨白,狂风裹挟着大海的咸腥味呼啸而来,吹动树枝摇动得如同鬼影。
“啊啊啊!”听故事的少年吓得惊叫起来,脚下一滑,踉跄着差点摔倒。
讲故事的是他的叔叔,村里唯一一个读过书的人,李勤哈哈一笑,一巴掌拍在他后脑上,笑骂道:“就你这老鼠胆还跟我出来巡夜,不怕明日被你那群小朋友笑掉大牙?”
李夏摸摸自己的后脑勺,没好气道:“二叔你是故意的,仗着自己念过书,编故事吓人一套套的。”
被这么一打岔,李夏心里的恐惧消散了几分,对故事的结尾充满了好奇,问道:“那后来呢?渔夫找到那鱼了没?”
李勤举起灯笼放在自己脸边,阴森森地咧嘴一笑:“哪有什么神奇的鱼,那分明是海里的妖怪!它们听到了渔夫内心的渴求,把他引到了大海深处,吃了他的血肉,就连魂魄也被拘禁在那里,永世不得超生。”
李夏吓得脸都白了,他从小生活在海边,关于海妖的故事听得太多了,也见过大人们每次出海都要祭拜海神祈求平安,更是听多了谁谁谁出海失踪的消息,海妖这个词一直是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霾,他很怕自己到了出海的年纪也会遇到传说里那些凶残的怪物。
李勤见他如此,又是一巴掌拍过去,提高了音量道:“臭小子,你好歹也是个男子汉,怕这些莫须有的妖魔鬼怪作甚?它能从传说里跳出来吃你不成?挺起腰杆来,看天色将有一场暴雨,跟我巡完这林子就赶紧回家去吧,你爹娘肯定着急了。”
李夏不敢吭声,听他提到父母,想到家里温暖的灯光,心底的寒意被驱走了不少,加快了步子跟上自家叔叔。
回去的路上,他小声地问:“二叔,你讲,世上真的没得妖怪?那外头说的那些”
李勤皱眉,他自然知道那些传言,还知道附近几个渔村确实失踪了不少人,雨漳村的男人们都被村长叫去谈过话了,不过这些大家都守口如瓶,生怕传出什么流言惹得人心惶惶,只是加大了夜里巡守的力度。
无风不起浪,肯定是有不好的事发生了的。
“小孩子整天胡思乱想什么,这世上哪来的妖魔鬼怪,我看还是劝你爹娘送你去读读书才好,省的每天自己吓自己。”
听到自己叔叔语气加重,李夏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出声,比起妖魔鬼怪,他觉得眼下读书写字更可怕,整天背些叽里呱啦的东西,还要被关在家里写字,还是跟小伙伴在海滩边捡贝壳捉鱼虾好玩。
狂风携着雪亮的闪电在漆黑的海面肆无忌惮地狂啸,滔天的巨浪翻滚着似在呐喊什么,渭海在此刻无比狰狞可怕。
距离海岸很远的山崖上站着一名少年,一身青色道袍,忧虑地看着远处的大浪滔天的渭海,目光凝在闪电聚集之处。
昔日封印将破,妖气散出,这才引来了雷电,再迟些时日,妖物破封而出,恐怕沿海地区生灵涂炭。
少年从山崖一跃而下,翩若鸿羽,快速朝着最近的海岸而去。
大海深处,一丝咸腥的海风掠过海面,翻山越岭,飘上高耸的山峰,悄无声息地钻入庄严的大殿,那殿内燃着无数盏莲花灯,谨按天罡地煞之数排列,祥和安宁。海风悄然拂过门槛,门口一盏灯光芒闪动,只一瞬又恢复了平静,那丝怪异的海风却已消失。
“师兄,我瞧见灯闪了一下。”有个惊疑不定的声音道。
“一边去,你睡迷糊了吧?莲华殿妖邪不侵,什么妖风能吹动莲花灯?”声音低沉的男子不屑道。
年纪较小的师弟没有说话,默认了,不一会又小声道:“师兄,你听他们说沿海出现海妖的事没?”
正是后半夜疲乏之时,他的师兄闻言,嗤笑一声,顿时来了精神,“谁不知道,宗门发了牌子,算是试炼,外门弟子一个都不敢接,内门弟子,尤其是几位嫡传弟子又都瞧不上这种低级妖物”
“怎么不敢接?咱们外门不是专门负责处理俗世妖魅的吗?”
“啧,你个新来的懂什么?再打断我,明儿我就让你扫大殿。”
“师兄您说。”
“海妖一直以来都属于难对付的妖怪,轻易不肯上岸,就算你熟悉水性,还能在水里跟它打不成?什么符纸被水一淋全都成浆糊了,而且那些海里的东西毒得很,一般外门弟子没人愿意去收拾他们。内门弟子个个自视甚高,修得是无上大道,才懒得理这种低级妖物,宗门不发令他们才不去。”
那个师兄说起内门弟子,鄙夷中带着几分酸意。他们这些外门弟子都是没有修行根基的普通人,一辈子就是个拿着黄符纸挥舞铜钱剑的道士,而具备根基可以修炼的内门弟子才可以称为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