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041章:(1 / 2)

小梨眼里只看得到公主,哪里管他的离去。

它喜滋滋朝公主奔去,硕大的猞猁身子往前一扑,顺便也把苏发给隔开了。李妙真吓了一跳,思绪也一下子动了起来:“小梨,你又掉毛了,我得带你去洗洗……”

一只巨大的纸鸢出现在李妙真的手上,她握紧上面的竹竿,朝苏发歉然一笑,带着小梨飘入空中。

清晨的风有些大,不多时,她们就化作一个小点,仰头也看不见了。

苏发仰望着天空,泪水从耳垂上滴落。

这一定,是姻缘道路上的必然曲折。

他攥紧了拳,想起那只猞猁扑来之前,公主愤怒之际,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苏发,你有这谈情说爱的闲工夫,不如去习武保家卫国!”

……

纸鸢往东飘去,很快离开了洛阳城。

李妙真刚刚在脑海里用贫瘠的词汇问候了罗公远一路,现在手很累,心也累。如果罗公远说的是真的,那她更应该离开长安城,避开苏发,不再见面。

等安史之乱结束后,她也去闭关百年,等出关后苏发不是入土了就是有了曾孙子,真是妙啊!

李妙真为自己的机智点赞,她也没有过问小梨之前跑哪了,小梨自然懒得提那个不讨喜的家伙。

一人一猞猁在附近的县里采购了一些重要物资,光美酒就屯了上百坛。李妙真花钱如流水,毕竟人心情不爽的时候就要买买买。

之后,李妙真沿着黄河的入海方向走,大约到了徐州一带的时候,调头往南,听说茅山就在金陵的边上。

一路上风平浪静,没有再生波澜。

大唐的金陵府十分残破,这座昔日繁华热闹的南朝旧都,在隋代就被荡平了,留下一座寂寞空城。

晌午时,李妙真带着小梨在城里喝汤饼。因为人烟稀少的缘故,附近的一点动静,都听得清清楚楚。

五月中旬,城里的石头都被烤得发烫。李妙真已经摘掉帷帽,也不刻意将自己装扮成男子了,她换上轻薄的藕粉色半臂,下面是一条石榴红襦裙。

为了凉快,她将长发绾成螺髻,简简单单。茶盏里水面微晃,倒映出她的皎皎容貌,肤色如朝霞映雪,一双明眸流眄生波。

金陵城里的人几乎都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走路很慢,赶车很慢,做什么都慢。因此,当李妙真听见外头传来嘈杂的脚步声,大声的呵斥声时,也忍不住朝外望去。

空荡荡的大街上,多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以及一个对他呼三喝四的中年人。她打起竹帘,看那老人还驮着一辆小车,上面堆满了重重的货物。

从她在后世的经验来看,这种事情,不要管。

惹得一身事不说,若是一家人,清官还难断家务事。

可李妙真的眼睛无法从那个老人的身上移开,烈日灼灼,老人瘦的像一块黑树皮,包裹着脆弱的骨架。他的脸上满满都是老褶,脚明显是走不动了,但还是在拼命地往前行。

店里也只有她一个人,明亮刺眼的日光下,中年人甚至坐到了那一堆货物上,差点没将老人掀飞。

“走啊!”中年人怒斥道:“老不死的,快走!”

她一下子从席上站起身,心中有郁气难平。小梨吃惊道:“公主,你做什么?”

“你歇着,我去瞧瞧。”李妙真说罢就走了下去,就在刚刚一瞬间,她想到今非昔比,她已经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人了。

外头很热,李妙真拦住他们的路,将手放在额上挡着日光,道:“等等!这位老人家犯了什么过错,你要这样惩罚他?”

俩人停了下来,老人不住地喘着粗气。中年人露出不耐烦的脸色,道:“关你什么事?少多管闲事!”

李妙真正色道:“路面不平一声吼,既然有我在,就不允许你欺凌老人。”

“呵,你知道什么!”

中年人从车上跳了下来,指着老人,嘲讽道:“这老翁是我的生父,可从未养我一天,在我襁褓之时,就将我抛弃。他这一生就是欠我的,我使唤他,有什么错?”

老人缩着脑袋不敢说话,大概中年人所说是真的。李妙真扫了他一眼,平静道:“他既然生而不养,那你跟他断绝关系便是,平白折磨一个老人,能改变你的过去吗?”

隐隐,她发觉中年人的经历十分熟悉,似乎跟自身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她不及多想,那中年人崩溃大喊:“你说的容易,但是从小到大,那种没人疼惜的滋味,那日日夜夜的噩梦,我忘不了啊!”

“我知道,我能理解。”李妙真所言都是实情,她真心实意地摇了摇头:“可是你报复他,不也在折磨你自己吗?你的后半生难道要在仇恨和悔恨中度过吗?!”

儒家伦理纲常对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她能看出中年人眼里一闪而过的痛苦和纠结。他的脸色变了又变,忽然弃车而去,转眼间没了踪迹。

老人低头垂泪,李妙真递给他一块崭新的帕子。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但心中不希望这样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再受苦了。她轻声道:“我无法评判你的德行,但是现在,我想送您回家。”

老人擦着眼泪,哽咽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