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戒色认罪(1 / 2)

听到静好的话话,戒色有些生气,说:“化缘一词,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渡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如来入灭之时,还说:‘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也就是说:佛为化缘而来世间成佛,佛虽入灭,化缘未绝。此一尚未完满的化缘,有待后世的佛子来继续完成。佛因化缘而现,佛子亦皆有其化缘。”

“什么?”静好没听懂什么意思。

正好能转个话题,戒色接着说:“因缘这样东西非常微妙,如果往昔生中未曾结过佛法的缘,即使遇到佛陀,佛陀也无可奈何;佛陀是大觉智人,但亦无法化度一个无缘的人,所以在佛陀时代,有很多不受佛度的人,竟在佛的弟子面前接受了化度。因此,佛及佛的诸大弟子,每见一个可度的人,往往总在事先以神通观察,先看他的化缘属谁,便由谁去化度。”

似乎是恍然大悟的样子,静好说:“别的我没懂,但你最初说的‘姻缘’那不是应该求月老吗?你们佛家还管这些啊,这和‘化缘’有什么关系吗?”

听到这话,叶潭墨一时没忍住,嘴角露出来笑意,又有些无奈。

旁边的人虽然也觉得诧异,但是却不敢嗤笑。

那个戒色似乎也无奈了,只能说“‘化缘’二字乃佛教术语。能布施斋僧的人,即与佛门有缘,僧人以募化乞食广结善缘,故称化缘。还可以指为了佛事而进行的一切募化活动,不是乞讨。‘化缘’本义是佛、菩萨高僧等示现教化众生的因缘。所谓化缘,乃指化度的因缘。”

“你先别激动。”静好听出来戒色话语之中的冲动,似乎是对自己诋毁佛教的不满。静好说:“可本妃听说过一句话‘出家人不打诳语’。你实话实说,到底六天前有没有去过周家‘化缘’。”

“我去过又如何,他们不该死吗?”戒色有些冲动。

“漂亮。”静好得意的对着众人说。

而那个戒色无奈的坐在地上,似乎知道自己是回不去了。

本来众人还对王妃娘娘讲不通在心中有些耻笑于她,但是看到这种结果不由得又敬佩起来。

而赵默趁机拍一下惊堂木,让戒色把杀人的过程说清楚。

已经知道自己过不去了,戒色说:“是,他们周家人都是我杀的。我恨他们,我要报仇。”

这话赵默自然不信,他让戒色说清楚与周家是何仇怨。

戒色说:“其实王妃说得对,我应该去求月老而不是菩萨。我喜欢周家的少夫人,若是周家人对她好也就算了,可是偏偏他们对她并不好,我只能……”

“你是一个僧人啊。”赵默说。

“谁要做一个僧人。”戒色生气的说:“我从出生就在寺庙,我从来没有过选择,我也想做一个普通人,有父母妻儿。”

愣了一下之后,赵默让戒色把他杀人的经过说清楚。

戒色说:“当初周老夫人带着其儿媳来到观世音菩萨庙里之后,拜完佛就在斋房对其打骂。我当时一时情急,就闯进去失手杀了她,可是不小心把自己贴身的塑像弄掉了,以后也就将错就错,在每一具尸体上都放上了观世音菩萨的小雕塑。”

听完这些,赵默表示既然杀周老夫人是意外,那剩下的周家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