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大屠杀的前奏(三)(1 / 2)

未时的时候。

一支由上百亲兵和一顶轿子组成的队伍,此刻正行走在成都至乐县这条官道上,这支队伍便是回京述职的奎俊的队伍。

只见此时奎俊的队伍,上百个拿着洋枪的亲兵围在轿子周围,戒备的看着四周,轿子一旁紧跟着一个长衫幕僚,而在轿子之中的,则是原四川总督奎俊本人了。

未时的阳光格外明媚,坐在轿子内的奎俊心情更是大为舒畅,脸上挂满了放松的笑容,双眼之中更是掩饰不住的放松,因为他终于要离开四川了!

四川,这个令奎俊感到无奈的地方,更是他感到心惊的地方,他恨不得早一点离开,因为他害怕不知什么时候,方木的屠刀便会落在他的头上。

自一个多月前,西川扩军十万大扩军的时候,奎俊心里便忐忑不安,备受煎熬,他熬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总算是熬出头了,终于要离开四川了。

奎俊现在只求远离方木,对于西川扩军十万的举动,其他人或许相信西川是为了剿灭革命党,但奎俊作为一个在四川待了四年之久的总督,对于四川的情况最为清楚了。

四川哪里有什么革命党嘛!就算有,以方木那对革命党无比防备的心态,潜伏在四川的革命党早就被驱逐出境了。

因此西川扩军十万不是为了革命党,那就是想要造反!

想到此处,坐在轿子内的奎俊,惊出了一身的冷汗,他对于这个猜测无比自信,因为四川这虽然贫瘠,但人民还算安分,没有出现过大的骚乱,西川扩军十万除了想要反叛朝廷之外,还能干什么?

奎俊也不是没有想过向朝廷汇报此事,可西川现在不是还没动手吗?贸然的进谏,不仅不能得到朝廷的重视,还会被人认为自己小气,嫉妒方天敬抢了自己的总督宝座。

况且西川在朝廷里的关系是那么牢固,如果贸然对西川下手,可是会牵扯出一大堆势力,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四川总督能摆平的。

说起来,奎俊这四年的四川总督做得也够憋屈,他作为四川的最高长官,竟然还会害怕一个地方官,真是憋屈

不过这也没办法,兵权不再自己手里,钱又没有西川多,不害怕不行啊!

其实奎俊是在1898年(光绪24年)上任四川总督的,前两年还好,那时方木还没来到这个时代,他就是四川的太上皇,可自方木来到这个时代,并且入主西川之后,在两万西川军的压迫下,他这个四川总督是做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天得罪了方木,莫名其妙的死了。

想到这里,奎俊再次无奈的摇了摇头,忽然觉得轿子里有些气闷,拉开了链子,向轿子旁的幕僚问道:“我们这是走到哪里了?”

幕僚一看到奎俊,脸上连忙露出恭敬的表情:“回禀总督大人,现在走到乐县了,还有三天便可达到重庆。”

奎俊叹了口气,“不要叫我总督大人了,我也不是四川的总督,我现在只想离开这里,若是再待在这里,指不定方家小子哪天就要了我的命!”说着说着,奎俊直连摇头。

“这!”幕僚一怔,暗道:“老匹夫,你还想活着离开四川,别痴心妄想了!”

不过,幕僚脸色却不变,恭敬的说道:“大人,大伙儿走了这么久,也走累了,要不让大伙儿歇息一下?”

奎俊摇了摇头,“不了,听说这里土匪很猖獗,又接近方家小子的老家,我们还是加紧赶路,离开这里再休息。”

“大人不必如此,这一路上我们已经放出消息了,说大人你要经过此处,哪个土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打大人您的注意?”幕僚一脸傲然,不着痕迹的拍了奎俊一个马屁。

面对幕僚这个马屁,奎俊脸上浮现一丝得意之色,不过他还是没有同意幕僚的请求,坚持继续赶路。

幕僚见此,暗自恼怒:“不行,这么下去,万一让着老匹夫跑了,岂不是坏了木少的计划!”

幕僚又望了一眼两旁的密林,暗道:“怎么还不动手!”

这时!‘啪”一阵密集的枪声从两旁的树林里响起,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喊‘杀’声。

密集的枪声响起,护卫在轿子周围的亲兵队伍,顿时中枪倒下了数十人,其余的人也慌了神,紧张的望着四周。

奎俊更是一脸慌乱,失声叫道:“是土匪,快逃!”

枪声依旧在持续,亲兵队伍又中枪倒下了数十人,此刻能够战斗的也只剩下十多人了,而隐藏在两旁密林中的土匪,也在这时冲了出来,手里提着洋枪朝着奎俊的寨子冲了过来。

“杀啊!”

“干完这一票,我们就发财了”

“杀,杀光肥羊”

“抢光肥羊”

冲出来的土匪一阵呼啸,瞬间震住了所有亲兵,面对密密麻麻从冲过来的土匪,剩下的亲兵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洋枪,一窝蜂的逃命而出。

官道之上,就只剩下坐在轿子里的奎俊,还有一旁的幕僚。

“快逃!快带我逃走!”奎俊状若惊恐的朝幕僚喊道,脸上的肉更是因为恐惧而拧成了一坨。

在此危急情形下,幕僚却是格外平静,他轻蔑的看了奎俊一眼,冷冷的说道:“当然要逃了,不过不是你逃。”

“什么?”奎俊不解,心中生起了一股不妙感。

只见幕僚突然从身上掏出一把手枪,拿起手枪,在奎俊内心惊骇,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对着奎俊的双腿开了两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