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蒋百里、张晓准”梁英士跟着方木念叨了几句。
随即,梁英士从身上掏出一个小本子,还有一支笔,快速的记录下了这三人的名字。
在写这三人的名字的时候,梁英士不由得反问道:“木少,你怎么知道日本士官学院有这三个人”?
要知道,西川的情报部门,可是掌握在梁英士的手里,只要是方木知道的事情,他一定会知道。
可现在这事,也太奇怪了,因为他梁英士从来也没听说过这三个人,西川在日本的情报联络点,也没有传出过消息,说方木对着三个人敢兴趣。
还有一点,那就是方木竟然说,那个叫蒋百里的人,今年会到德国去留学,这事都还没发生,横竖都还没一撇,方木都知道,这也太厉害了吧!
“不会是木少除了西川情报部之外,手里还掌握着一支情报部门?”想到这里,低头写字的梁英士,抬起头望了方木一眼,心底一阵发颤。
可惜,方木并没有任何想要回答梁英士的意思,虽然他也读懂了梁英士的眼神,只是劝说道:“英士,别多想,西川只有一个情报部!”
“哦。”梁英士木然的点了点头,又问道:“木少,可你怎么知道日本陆军士官学院有这三个人,还有那蒋百里,他今年就一定会去德国?”
方木讪讪一笑,拍了拍身上中山装的胸口处,掏出一支烟,点着之后,深吸一口,吐出一团迷幻的烟雾,缓缓地说道:“当然了,他们那么出名,我又怎么不知道!”
“至于那个蒋百里,天生的军事家,去德国是他的宿命!”
“出名?”梁英士不解,疑惑的挠了挠头。
“那他们的年龄?”梁英士再次问道。
方木轻轻一笑,吐出嘴里的烟雾,说道:“平均不过二十岁,蔡锷与蒋百里年龄相仿,张晓准稍大一些。”
这下,在听完方木的话之后,梁英士满脸惊讶之色,失声道:“平均才二十岁!”
这不容的梁英士不吃惊,一群二十岁的娃娃,都使得方木如此上心,必定有他们的出奇之处
但梁英士听方木的口气,似乎是那三个人很出名,可一群二十岁左右的人,再怎么出名,又能出名到哪里去
况且,西川情报部在日本的情报分部,也没有传回消息说,日本有着三个名人,更不用说方木还对这三人如此上心。
此时的梁英士,真是满脑子的疑惑,那疑惑,都快将他的脑袋,给充斥得爆炸了,使他不由得再次向方木问道:“木少,我们在东京的人,并没有传回这三个人的消息,你又是怎么知道他们特别出名?”
面对满脑子疑惑的梁英士,方木呵呵一笑,沉吟少许,缓缓地的说道:“或许他们现在不出名,但过两年,就出名了,绝对会成为我西川的得力干将?”
“得力干将?”梁英士依旧是不解,还想追问。
方木却在这时摆了摆手,阻止了梁英士的追问,眼神中闪过一丝追忆,凝望着虚空。
他的思想,则是随着他动作的停顿,而陷入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去追寻这三个英杰,被人称赞为士官三杰的人才!
蔡锷、蒋百里、张晓准三人,中国历史上的士官三杰,与满清朝廷内的士官三杰不同,他们的出名,则是因为日本陆军士官学员的一次结业报告之中。
其时,在1899年至1901年,蔡锷、蒋百里、张晓准三人先后留学日本,并在日本陆军士官学院学习军事,并一同毕业。
在1906年(光绪32年),日本陆军士官学院的毕业大会上,这三人可是用自己的才华,狠狠的折辱了一次,骄傲、自大的日本人。
在1906年,那一年的日本陆军士官学院毕业大典,相比于普通学校的毕业典礼,日本陆军士官学院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获得学业成绩第一名的人,将获赠天皇的赐刀!
这在当时,对于中国留学生来说,日本天皇的赐刀,或许只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东西,但对于信奉神道教,忠于天皇的日本人来说,却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可事实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日本天皇赐刀给最重要的步兵科的第一名,结果却被蒋百里夺得了第一,将那把倭刀带回了中国。
蒋百里的获奖场面颇为神奇,因为日本陆军士官学院宣布毕业生的名字,是从前向后的,第一个念到的便是蒋方震。
当时的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三百余日本人,四名中国人,若干泰国留学生(在晚清时代,泰国与中国一样,还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属于半殖民地的状态)。
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拿了,天皇赐刀当然属于中国了。
面对此情况,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宣布第二名的时候,还是中国人。
这位第二名,就是在辛亥革命之中,于云南起义推翻满清,又于后来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之中,挥军北上的风流将军蔡锷。
其实大家说蔡锷风流,全都是因为他被袁世凯囚禁的那段时间内,在北平的烟柳巷之中,与名妓小凤仙纠缠不断的一段感情。
这也是世人胡乱的杜撰而已,当时蔡锷心系中国,无比的痛恨袁世凯,并且又肺疾缠身,就算想和小凤仙风流,但也是有心无力。
蔡锷这个人,其他的不说,他对国家,完全可以配得上忠臣二字,以天下为己任,再说家庭,虽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合格的父亲,但也算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丈夫与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