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两年的总结(七)(1 / 2)

“砰!”又是一拍桌子的响声。

这时,却是一个身穿青色马褂的老者,年岁大约五六十岁,圆脸,脸色红润,鼻梁下挂着一撮白须,但下巴却是很干净。

只见那老者在一拍桌子之后,猛地一瞪屠渊,大声喝道:“屠渊,你小子太猖狂了,如果军方敢要五百万两银子,那我外交部今年的开销,必须得一千万两银子!”

这老者,他是今年,也就是1902年(光绪28年),才被方木请到西川来的,他是一个历史名人,即便是在现在,也非常的出名,方木当初为了请到这老者,可是花了很大的代价。

这老者,在一生的斗争之中,总是离不开‘外交’这两个字,甲午中日战争之中,作为李鸿章的幕僚,中日两国的谈判的谈判之中,作为中方代表,有他的身影,满清和墨西哥签订友好条约的时候,也有他的身影,辛亥之后,南北议和的时候,他更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但这老者,现在却是西川外交部的部长,方木手下最重要的幕僚之一!

他叫伍廷芳,是一个外交家,广西新会西墩人,精于书法、外交、法律,十三岁的时候,曾在广州被绑票,后逃到香港,在圣保罗学院接受了六年的西式教育,属于精通中外的人物。

并且,他还有一个名号,在1877年,返港的时候,由于精通法律,是英国殖民地开业的第一位华人律师。

1882年,伍廷芳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曾参与过中法谈判,马关条约的谈判,1896,被满清朝廷任命为驻墨西哥、秘鲁公使,并代表满清朝廷与墨西哥签订了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

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在南北对峙的时候,伍廷芳作为南方的谈判代表,与北方的谈判代表唐绍仪一起主持‘南北议和’,并在谈判中与唐绍仪尽力斡旋、谈判,为南方革命党取得了最大的利益。

可伍廷芳的结局却是令人惋惜的,他才华横溢,满腔报国热血,一生壮志未酬

在辛亥革命之后,伍廷芳通过南北议和,在谈判的过程之中,对于关键性的问题,丝毫不让,步步紧逼,最终逼迫袁世凯在谈判书上签字,使得清帝退位,为革命的暂时性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后来,袁世凯复辟称帝之后,他又四方奔走,大声疾呼袁世凯为卖国贼,终究却不得成果。

在袁世凯短暂的帝王生涯之后,北方最终也恢复了共和。

但这时,由于袁世凯死后,失去了一个能够镇压北洋系内部的掌权人,皖系掌权,但却不能服众,直接引发了第一次直皖战争。

第一次直皖战争的结果,却是皖系最终战败,直系胜利,而皖系的统领段祺瑞却被驱逐出北京,逃遁到日本租界躲避。

与此同时,伴随着第一次直皖战争的,就是孙中山的第二次护法战争,也是第二次北伐战争。

可是,在当时广东军政府已经准备好了一切的情况下,即将开启北伐,与段祺瑞的北方政府一决胜负的时候,广东督军陈炯明却在当时叛变,背叛了革命,炮轰总统府,导致第二次北伐胎死腹中。

当时,在第二次北伐准备充足的时候,伍廷芳可是对这次北伐充满了信心,一身爱国热忱的他,渴望中国和平,国家能够强大,奋力发展,还国人一个太平安宁的世道。

可陈炯明的叛变,却如同一道惊雷在伍廷芳头顶炸响,对于陈炯明背叛革命的行为,伍廷芳是愤怒至极,气极成疾,痛呼陈炯明为卖国贼,革命的异端分子,但他作为一个毫无军权的外交家,却对此很是无奈。

最终,在郁郁寡欢之中,终生不得志的伍廷芳,于1922年的某一天,悄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