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册封(1 / 2)

之后,陕西番司属岑春也赶了过来,不过他的功劳却被方天敬给抢夺了,因为是方天敬提出前往西安的主意

两个多月后,西安,陕甘总督衙门。

此刻,在陕甘总督衙门内,正在进行一场册封的仪式,主持册封的人,则是大清国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慈禧太后,还有一旁的傀儡皇帝光绪,而被册封的对象,则是这次居救驾之伟功的方天敬、方木,在场观望的人,则是随慈禧出逃西安的一干王公大臣,还有西安本地的各类官员。

当时在方木带人‘救出’,奕劻等一干王公大臣之后,便向慈禧提出,西安是最好的去处,必须前往西安,暂时躲避八国联军的暂难,因为历史也是如此,慈禧也是逃往了西安。

最终,慈禧也采纳了方天敬、方木的意见,决定暂时前往西安避难。

于是乎,两个多月后,在西安的总督衙门大堂内,就出现了眼前这一幕,这册封仪式的一幕。

西安总督衙门的大堂内,方天敬、方木、还有‘方家临时间谍人员’,正跪在大堂下,而端坐在大堂之上的,则是慈禧与光绪。

两旁的,则是一干王宫大臣,还有西安本地来接驾的一干官员。

方木现在正脸色平静的跪在大堂之下,他脸色虽然平静,但内心之中,实则激动不已,因为到策划救驾慈禧、光绪开始,到现在慈禧终于要册封方天敬,已经过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了,三个月的努力,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了。

如此,方木内心又怎么不会激动呢!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当方木带领十来个‘方家临时间谍人员’,从伍元冰手里‘救出’,奕劻等王公大臣之后,方木更是得到了慈禧的大加赞赏!

甚至是,在慈禧出逃西安这一路上,方天敬、方木、‘方家临时间谍人员’,都是担任的护卫慈禧光绪的主要任务。

慈禧已经不再相信,那些出逃的官员,那些抛弃他的随行人员,只相信方天敬这个,千里迢迢,从四川赶来勤王的一个小县令,因为这个小县令,不仅没有在关键时刻抛弃他,而且还忠心护住,帮他救出了奕劻等王公大臣。

纵使在逃往西安的一路上,那各地的官员再殷勤,再怎么奉承慈禧,慈禧也不屑一顾,只信任方天敬、方木。

当然,慈禧自从被方天敬、方木救驾之后,在逃往西安的一路上,那奢侈的出行,那奢靡的生活,还是要多仰仗一路上的迎接官员。

虽然慈禧对于方天敬千里迢迢来救驾,心里也有些猜测,猜测方天敬的目的,但慈禧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方天敬最终也只是求官而已,可方天敬的救驾行为,也足以证明他对大清的忠心,所以慈禧并没有过多的去怀疑。

可以说,方天敬这一路上的不抛弃,不放弃,忠心护住的行为,已经彻底的打动了慈禧,使得慈禧愈加的信任起方天敬。

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这一路上,方天敬、方木两人也过得够苦够累的,虽然自岑春来救驾之后,慈禧的出逃之路,就不再像一开始那么仓皇,那么狼狈,轻松、悠闲了不少。

但作为慈禧的主要护卫人员,被慈禧委以重任的方天敬、方木,却不是那么的悠闲,一路上,还要时时刻刻注意慈禧的安全,防备土匪、流民的打劫,必须要为慈禧的出逃,扫清一切的阻碍。

方天敬,方木,还有‘方家临时间谍人员’,在慈禧的出逃之路上,在这一群随行队伍之中,做的可是最苦最累的工作,片刻不得休息。

当然,虽是最苦最累的工作,可也是最受慈禧重视和赏识的工作。不知为何,这一路上,慈禧虽然重视和赏识方天敬,但也没有让方天敬悠闲过,整天大事小事,都压在方天敬的身上,让方天敬必须按时完成。

或许,就是因为慈禧赏识和重视方天敬,才会这么的锤炼方天敬,不然四川总督的位置,如何能交给方天敬。

慈禧这锤炼,也真够呛人的,也把方天敬、方木、‘方家临时间谍人员’,累得够呛。

因为在这一路上,方木一行人可不像,那些王公大臣那么悠闲,整日只需要守在慈禧的身边,陪慈禧唠叨几句,除了吃,就只知道睡!

方木一行人,除了要护卫慈禧的安全外,以防有不轨之心的人,来找慈禧的麻烦,而且还要安排慈禧的一切行程。

比如:当慈禧的出行队伍,要到下一个县,或者是府的时候,那方木一行人,就必须要赶在慈禧的前面,赶到下一个县、府,去通知当地的官员接驾,并且安排好一切,费时费力!

而且,方木一行人,还必须要安排得妥当,安排得一丝不漏。毕竟这可是太后出行,怎么能不讲究排场呢,纵使是在逃难,也必须如此!

否则,若是方木一行人没有安排妥当,惹得慈禧不高兴,受到慈禧的摒弃与记恨,那方木所做的一切,都前功尽弃了!

这一路上,方木一行人虽然累,但也见识了慈禧出行的铺张浪费,和给各地百姓所带来的压力。

因为慈禧这次出逃,实在是太奢侈,太耗财耗力了,实在是太浪费了。虽是出逃,可慈禧依旧没有忘记她作为老佛爷的排场,每到一地,首先给当地官员下达的一道敕令,那就是先准备一桌满汉全席!

若是满汉全席没有,则是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若是山珍海味都没有,那当地的官员,则是有麻烦了,轻则被慈禧革职查办,重则直接被砍掉脑袋。

慈禧的这种奢侈行为,还有给予各地官员的压力,迫使得各地官员,不得不去压榨当地的百姓,来满足慈禧的奢侈行为,这样就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赋税!

并且,慈禧在离开那个地方的时候,各地的官员,还必须准备好‘压轿银’,其实也就是慈禧出逃的费用,数目很大。除了慈禧那里,还有一干的王公大臣,银子也必须准备充足,毕竟这群王公大臣,也是一群贪婪的家伙。

当然,在这一路上,方木除了见识到,慈禧出逃时,如同史书所描写的那样,一路上大肆铺张,奢靡生活之外,还见识到了,跟着慈禧出逃的光绪皇帝的悲惨生活。

由于慈禧这是在逃命,后来虽然安稳了下来,但内心之中依旧有些仓皇。一路上,光绪皇帝好像是被慈禧忽略遗忘了一样,自从岑春来救驾之后,光绪就没有待在慈禧的身边,而是另有安置。

光绪皇帝不只是被慈禧忽略了,好像也被大家给遗忘了,独自被安放在一个角落,一日三餐,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过着上顿不接下顿的日子,就连晚上睡觉,都没有人为他寻来一床被子。

若不是大太监李莲英,偶尔还过问一下光绪,可能光绪不是被冻死了,就是被活活给饿死了。

方木当然也注意到了,光绪的凄惨生活,但他却没有去帮助光绪,因为光绪既对他没有任何作用,而且方木也猜不准,慈禧的真正意图。

方木猜不准,慈禧是故意忽略光绪,想要折磨光绪一番,还是无心之失,他怕随意去帮助光绪之后,会引起慈禧的不快与记恨,会让慈禧厌恶他和方天敬。

所以,方木最终在心里,打消了去帮助光绪这个可怜皇帝的想法。

没看到,那些王公大臣,都对光绪视而不见,没有一个人去帮助,或者是过问光绪皇帝的生活。

方木可不相信,那些王公大臣,都是一些蠢猪,其中没有明白人,放着一个皇帝在那里,却不去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