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达(1 / 2)

一段时间之后,吩咐完一切的方木,在见到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便领着来福、‘方家临时间谍人员’,趁着夜幕还没有完全降临、天色一片模糊的环境下,加快行程,向着成都方向赶去。

而现场,就只剩下刘麻子、大黄牛,在树干围成的圈子里,进行着人与兽之间亲密的交流。

官道上,方木一行人离开不久,唯余刘麻子的惨叫,世间最凄厉的惨叫

月明星稀,月色朦胧,朦胧的毛月亮,倾泻着幽幽的月辉,照耀大地之上。

官道上,此时一老农正在官道上赶着路,赶路的老农似乎很是高兴,嘴里哼着小曲儿,容光满面。

老农心中的喜庆,即便是在这幽森的夜里,即便是在发毛的毛月亮之下,即便是在这渺无人烟的官道上,依旧不能冲散他心中半分的喜庆。

官道两旁,大山之中,时而凄厉的传来一阵阴寒的乌鸟惨叫,晚风划过树林,‘哗啦啦’的作响声,如同阴间的恶鬼在十八层地狱,承受残酷刑罚的时候,所发出的凄惨悲吼

远处的树荫,在这朦胧的月辉之下,倒影在官道之上,犹如恶鬼在张牙舞爪似的,异常恐怖。

偶尔掠过官道旁杂草丛之中的,不知名的动物,所发出的‘悉悉索索’声响,更是为这原本就阴森的深夜官道,增添了几分鬼气

星夜寂寥,月色惨白,气氛恐怖。但却不能影响官道之上,这赶夜路的老农,内心之中的喜庆心情。

小曲儿依旧哼着,笑容任在脸上密布,路还在赶着

老农此时的心情很高兴;老农此时的内心很满足;老农此时的小曲儿很喜庆。

老农是乐县的一个农民,一个世代以耕种为生的农民,老农比较幸运,他并不是那种依附地主,帮着地主种田,以求勉强糊口,艰难为生的佃农。

因为他家里有两亩水田,半亩山田,一头大黄牛!水田是祖上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并没有被地主兼并,一直传到了他的手里。

平常的年岁,依靠着两亩水田、半亩山田,老农一家还可以混个混饱,养活一家子并没有任何问题,还偶有余粮

家里老婆、两个儿子的吃穿用度,全部都是依靠着两亩水田、半亩山田来过活。

家里所食用的粮食、蔬菜,一切的一切,基本上都是靠着,这两亩水田和半亩山田。

两亩水田、半亩山田,对于养活他一家四口人,也是绰绰有余。

而且,老农还有一头大黄牛,这在村里可是一种身份、和不缺劳动力的象征。

要知道,在乡下,若是家里有一头牛的人家,可让人羡慕了!因为有了牛,就有了坚固的劳动力,就可以解放出来跟多的劳动力,就可以更加容易的从事各种耕种。

在家里农活干完了的情况下,老农还可以依靠那头大黄牛,到村里去帮地主家干活,额外争取一些,家里生活用度、柴米油盐所需的钱财,好不快活!

因此,在年景好的时候,老天爷发善心的时候,老农家里也是过得衣食无忧的日子。

但这也是在年景好的时候,老天爷发善心的时候。恰好,今年乐县这片天的老天爷,并没有大发善心,即使是一点小小的善心,也没有发作。

今年的乐县,春季干旱,夏季洪涝,天灾人祸,苦不堪言,乐县的农事生产和农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田里的农作物,不是减产,就是绝收,天公极不作美!

老农也不列外,他家两亩水田和半亩山田里,种植的粮食等农作物,也因这不好的年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两亩水田里种植的稻谷,在涝灾的时候,几乎是全部绝收!就算是半亩山田里种植的瓜果蔬菜,也大量的减产。

在旱灾和涝灾的双重折磨之下,原本还算殷实的老农,在坚持了几个月之后,家里的米缸也快见底了。

老农亲眼见着家里的粮食都快吃完了,老婆孩子也要跟着自己,一起饿肚子了,老农的心里是万分着急。

大人饿肚子还行,撑过今年这不好的年景,待到明年开春,年景变好的时候,再继续播种,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但家里的两个孩子不能跟着一起饿肚子啊!小孩子是不能饿肚子的,否则是会饿死的!

因此,老农在情急之下,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将家里的大黄牛,拉到成都去买了换点钱,再在成都购置一些家里急需的柴米油盐,好让家里的两个孩子,能熬过今年这个不好的年景。

老农为什么不选择在乐县卖掉大黄牛呢,而是宁愿走远路到成都去卖?

那当然是因为成都作为川省的省会,西南三省的行政中心,收购的价格肯定要比乐县这种小地方,高上许多。老农卖掉黄牛换来的钱,也能为家里购置更多柴米油盐。

哪知道,老农赶着大黄牛,赶着官道,打算拉着大黄牛到成都去售卖。

可是老农刚踏上官道,还没有达到成都,还在去成都的半路上,却被三个青年男子给拦下来了。

并且,那几个拦下他的青年男子,说是要出钱买他的黄牛,出价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啊!这可是二十两银子啊!就算老农将大黄牛赶到成都去售卖,也不过十两银子左右的价钱,那几个青年男子所出的钱财,可是整整多了一倍!

虽然老农很是疑惑,那几个青年男子,为什么要花如此高的价格,买下它手中的大黄牛?

老农看着满头大汗的几个青年男子,似乎是非常的赶时间、很是着急,在老农还没有答应售卖黄牛的时候,其中一个青年男子,直接塞了二十两银子在老农的手里,不由分说的就将他的牛牵走了。

当老农反应过来的时候,那几个青年男子,已经牵着他的牛,走得远远的了

当然,老农也不可能傻到去阻止那几个青年男子,让几个青年男子将黄牛还给他,老农再将银子还给那几个青年男子。

开什么玩笑,这可是二十两银子,可是多出黄牛本身价格一倍的银子,老农还没有那么傻呢!

老农的家里还有妻儿在等着他呢!等着他从成都带回粮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