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总兵韩岑(下)(1 / 2)

说完,韩岑一脸的担忧,显然是对韩深能否荡平方家,不抱有任何希望。

屠渊听完韩岑的担忧,连忙解释道:

“大人,您别担心,请听我慢慢解释。”

“少将军那里,自有荡平方家的办法,也有不需要害怕方家那,上两千武装人员的办法,大人你不必过多担心!”

“这次,‘少将军派我连夜赶来,也就是向你汇报一下,顺便将大人,最近向洋人购买的一批武器,借去一用!”

“其余的,比如人手上面,‘少将军’是不会动用,大人您手下的防军,是不会给大人您的名声造成不利的影响。”

听到这里,韩岑惊讶的看来屠渊一眼,那张由初入官场时的正直,而逐渐由官场雕刻出的,一张圆滑的脸,诧异的望着屠渊。

“怎么可能据我所知,深儿的寨子里,就只有近千个土匪,这对于那方家的上两千人,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深儿不能将人手的问题解决,我是不会借给他武器的!”

韩岑疑心极重的,对屠渊的请求断然拒绝道。

韩岑为官几十年,作为一个朝廷命官,在官场这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飘摇了几十年的时间,都没有沉下去,当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和一颗谨慎的心。

更何况,现在可是他升任湖广总督,最重要的时刻,容不得他有半分的马虎。

韩岑能在官场之中,安然无恙的厮混如此之久,主要还是靠他的两个优点,识时务和谨慎。

其一,当然是因为他会做人,更会做官,知时事、识时务,懂得在官场大变化的时候,站在哪边才更好,才能获取更多的利益,才能不受罪责。

韩岑的运气也特别的好,在每一次的官场大变化的时候,他都能幸运的站正确队伍,而且站得非常坚定。

导致他在每一次的,官场大变化、沉浮,或是朝廷中那两个派系,在‘开战’的时候,在打得死去活来的时候。他总是能站在,最终获得胜利的那一方。

所以,每一次的官场变化,朝廷之中派系之间的变化,对韩岑来说,不是灾难,不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反而是他进一步高升的平坦道路。

就比如:前两年戊戌维新的时候,慈禧还政于光绪帝,结束垂帘听政的时候。

当时,全天下的人,都以为光绪帝真的会亲政了,真的会掌握实权了,‘帝党’那一派系的人,纷纷都欢呼雀语,弹冠相庆,嚣张得不得了!

而平时慈禧这一派系的官员,纷纷都暗淡了下来,沉静了下来,不敢与‘帝党’那一派系争辉。

当戊戌新政轰轰烈烈的进行时,当人人都以为帝党就此沉沦的时候。

只有韩岑,他的脑子非常的冷静、也非常的清醒,淡然的看着周围的一切,面对帝党派系的拉拢,他不仅不为之所动,而且还恶意相待,异常的粗鲁。

当然,不只是韩岑如此冷静,其他的一些满清大员,或是封疆大吏,其中也不乏一些,看出了戊戌变法本质的官员,也一样冷眼相看。

可这也只是其他的朝廷大员、封疆大吏而已。当时韩岑的主子,奎俊就没有看透这一切,还以为慈禧是真的还政于光绪帝。官场沉浮,将轮到帝党来掌握了。

当时,奎俊本来是‘清流党’的派系,面对‘帝党’一派的人,上门来亲自拉拢,显得非常犹豫。

因为在那时,奎俊看到‘帝党’一派,气势正盛、风光无比,而其他的,非‘帝党’的派系,纷纷都受到了打压。

当时,奎俊作为‘非帝党’的其他派系的官员,也受到了帝党的打压。那时,奎俊还不是四川总督,属于势力微弱,纵使他是京城四大财主之一、朝廷的大员、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的叔父。

可那时,荣禄也属于非‘帝党’的派系,也受到了‘帝党’的打压,又怎么保得了奎俊呢!

万分紧急之时,就在奎俊即将被撤职的时候,即将被结束他宦途的时候,奎俊心中是非常的着急。

那时,‘帝党’的人来找上奎俊,让奎俊投入‘帝党’的一派,这对奎俊来说,无异于落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万分庆幸!

所以,奎俊面对‘帝党’招揽的时候,简直就是求之不得啊,连他侄子荣禄警告他的话语,让他不要投入到‘帝党’一派的劝诫,全部都抛到了脑后。

当奎俊即将投入‘帝党’怀抱的时候,韩岑就在那时,及时的劝住了奎俊。韩岑通过一系列誓死的劝阻,最终让奎俊打消了,加入‘帝党’的想法,让奎俊静等时局的变化。

果然,就在韩岑劝住奎俊,和奎俊一起静等时局变化的之后。‘戊戌变法’才进行一百来天,慈禧就重新出山,发动了政变,囚禁了光绪帝。

并且,那些‘帝党’一派的官员,或者是策动维新的人士,清算的清算、捕杀的捕杀,血洗了维新派人士和‘帝党’官员。

幸好奎俊被韩岑可及时的劝阻了,没有投入‘帝党’这一派系,否则奎俊就要受到‘老佛爷’的清洗了!

乌纱帽保不住到还好说,若是‘老佛爷’一生气,就连脑袋也保不住啊!!!

事后,奎俊也因为没有投靠‘帝党’,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再加上他侄子荣禄,在朝廷里,为他运作着一切。

没过多久,奎俊就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升任他为四川总督,总管整个大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