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治愈的一天晚上(1 / 2)

重回1992 Zoro 990 字 2021-05-05

其实团团说的这个猫是人,他的小名是毛,毛线的毛。你们两个把毛当做了猫。这样的笑话闹了不止一次,小孩子讲话的时候咬不清字,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孟飞说完之后,脸上的愁云散去了不少。

我爸说的没错,学校里的小朋友都以为我的邻居是个怪物,一放学就往我们家跑呢。当他们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叫毛的时候,都有点失落。

我们也有点失落,刚才我还在想以后去你老家能看怪物,开心的不得了。

三友说完,她开心地向他吐了吐舌头。

傍晚的公路上凉风阵阵,没一小会儿孟飞和团团就睡着了。孟飞睡觉很安静,倒是团团时不时发出来打鼾的声音。

李凡在脑海里回忆着上一世几个大商场的经营模式和管理体系,不过他毕竟不是内行的人,很多细节都不清楚。

只要大框架在,细节随时可以调整,这一点他倒不是很担心。只是这个姓郎的学生有点棘手,上一世,郎混得风生水起,还爆出了白嫖空姐这样的骚操作。

郎的专业性很强,幸好现在只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这样来看自己的赢面更大一点。

想要打败亚细亚其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当时在省城流传着一句话:不知道要买啥,就去亚细亚。这句话类似于不到长城非好汉。

从这句谚语中就能知道亚细亚在人们心中的口碑。

如果说亚细亚代表着潮流,那么百货大楼就是土包子。人是喜新厌旧的动物,百货大楼就像糟糠之妻一样被人们忘记了。

想要重生的第一步就是引流,把消费者吸引到百货大楼去才是王道。

亚细亚凭借的是别致的建筑和装修分风格,首先从外观上就很吸引人。接着,里面的店家都是时下最流行的品牌。

这些在李凡看来都是表面的东西,因为每个商场都能够吸引这些店铺。

他脑海里首先出现的是万达模式,万达广场通常选在一个城市的副中心或新开发区,一站式满足顾客吃喝玩乐、商务休闲等需求,整合区内落后零散的商业格局,并通过以售养租模式持续扩张。

这种模式在90年代的华国没有一家,商场的功能都很单一。

这一点可以作为最大的突破口。

引流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百货大楼在吴建军的管理下逐渐发展成了家族企业。商场里大到经理下到保洁员,全都跟他沾亲带故。

正是这一点,严重束缚了百货大楼的发展,这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早就有了惰性,反正每个月准时就能领到工资,多干一点或者少干一点又有什么区别。

引流是紧急的事情,但是他没有整顿管理体系重要。

对百货大楼内部进行大换血有一定的风险,不过还是那个问题,壮士断腕还是死掉。

这一步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这步棋只要一走,郎肯定能够察觉到。它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就不得而知了。

小凡,你在想什么?吴三友一直在开车,寂静的夜让他有点难熬。

我在想怎么把你家的百货大楼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