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9月17日,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开学的日子。
李凡告诉父亲他要去报道,然后再办理退学手续。
李卫国对他的这种行为很疑惑,既然高考成绩被人顶替这件事已经解决为什么不珍惜上学的机会。既然选择去学校报道,为什么还要班里退学手续。
在那个年代,很多学子就算考上大学,他们还是会选择上大专院校。大专院校的学年短,毕业之后学校会直接安排工作。
上大学的话,需要耗费四年的时间,很多学子的家庭都不富裕,一家人节衣缩食供自己的孩子读书,为的就是能够让孩子找到工作补贴家用。
这部分家庭属于重视文化教育的家庭,还有些家庭压根儿就不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一般都是等孩子念完初中之后就让孩子出去工作了。
这是一个野蛮的时代,不仅大人野蛮,孩子也很野蛮。
李卫国听完他的话之后,脸色不是很好。这种决定让他想到了李凡那段不靠谱的日子,就算李凡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那段时间他的所作所为还是让他心里有些不痛快,甚至是心有余悸。
他没有好气的说:既然有机会求学,为什么还没去上学就已经想着退学了?
爸,不是我不想去上学,我是觉得我在那里学不到什么东西。
李凡说这句话并不是看不起学校的老师,他有着丰富的商业经验和人生阅历,学校里的那些讲师和教授还真没有他的水平高。
可是这句话让李卫国觉得十分刺耳,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学生,大学的教育让他受益终身,在他看来,李凡现在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很可能是他一辈子都做不到的。
不过,他还是相信教育的力量,老话说的好,通过十年的时间能够培养出来一个政治家,花费100年的时间才能培养出来一个贵族。
凡子,我知道你现在取得的这些成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同龄人,甚至超出了大部分的普通人,但是我不赞成你的这个决定。
钱赚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了,最终的事情还是要去接受教育,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保持进步,以后的社会肯定是知识社会,没有知识的人注定被社会淘汰。
这些话当然是对的,但是李凡已经不是18岁的小孩了。
爸,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在哪里都能学习,不一定非得把自己放在学校里面,每天跟着同学们一起按时上下课,而且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一样,到了大学之后更多的是自学。
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报道呢?报道之后再办理退学手续,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去报道这件事情是学校邀请我去的,校方说我是名人校友,直接退学不太合适。
李卫国一度语塞,他知道李凡做过的决定很难再更改,于是不再多说什么。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还邀请了陈老在开学典礼上致辞,李凡去报道很大成分上是冲着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