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可一日无君,在郑宗启的事情发生之后,朝中大臣就跟着联名请永安王爷登基,稳定朝政之事。
至于以前被郑宗启流放的王爷,原本也是候选人,只是郑宗启的事情太突然了,他们此时怕还没有得到消息。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永安王爷已经在大臣心里入木三分,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永安王爷原本不想那么着急登基,但现实定然不允许偌大的一个国上年无人镇守,他心里又担心一些势力出什么乱子,这才接受了大臣们的请愿书。
礼部商讨了一下,新皇登基仪式就近选了一个合适的日子,连通其他其他将领的封赏问题。
登基仪式当天十分热闹,长龙队伍从皇宫到皇陵到最后又回来,声势浩大。
一身龙袍的永安王爷端坐在轿中,接受着全京都百姓和朝臣的注目。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
登基仪式结束之后,自然要论奖惩,造反者除郑宗启以外,该处理的处理。
至于封赏人员,何况自然是排在首位的。
座下一列一列大臣,能够站在朝堂之上的定然是已经经过排查,基本大换血。
等到封赏也结束之后,一众大臣们不约而同跑到何况跟前来,套近乎。
“文将军真是年轻有为啊……”
“是啊是啊,也就缺一个贤内助了……”
“确实,就是不知文将军有什么想法……”
“……”
几个大臣你一句我一句,又是说自己家儿女钦佩,或是询问何将军是否婚配。
五花八门,所有的目的都不过是想趁着机会,攀附上何况。
毕竟何况现在可是永安王爷,不对,是永安帝跟前的大红人。
何况实在不耐烦跟他们在这里叽叽歪歪,全部回绝了之后,干脆利落地离开了皇宫。
永安王爷那里听到侍卫回报的消息,不由轻笑了一下。
“呵呵,他们那些儿女又怎么会入得了何况的眼里……”
一旁的公公附和地点点头,思索再三,还是忍不住试探性地说。
“皇上,如今文将军功劳甚广,在百姓中的风头也很盛,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永安王爷闻言,表情一顿,狐疑地看向那公公。
“这话什么意思……”那公公赔笑道,“奴才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为皇上您着想,当然,文将军定然是忠心于皇上您的,只是……”
“皇上您也该明白,这自古以来,武将一直都是皇室的心头大患,若是身后兵力过于强盛,恐怕……”
“住嘴!!”永安王爷面色一冷,低喝一声,直接命人将这公公拉了下去。
“皇上,皇上饶命啊!”
“奴、奴才也是为皇上您的安危着想……”
那公公被拉出去,还不忘求饶,让永安王爷的面色有些难看,但最终也没有选择放过他。
何况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吗?
永安王爷不由陷入沉思。
身为王爷和皇帝身份,自然是不一样的高度,他也能明白帝王多疑的心思,但是他不想自己也变成那样。
虽然想是这么想的,但心底里终归还是因为公公的那些话,有些耿耿于怀的感觉,心里堵得慌。
“罢了,事在人为……”
永安王爷幽幽叹息。
…
在永安王爷登基之后,局势基本上稳定,关于郑宗启和宣琳公主的处决也很快就来了。
郑宗启做的事情原本就证据确凿,如今再加上他指使宣琳公主对何况下药,意图盗取虎符谋反更是罪加一等。
他唯一做得一件比较有功德的事情,大概就是,登基的两年里,并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也就不用拖着自己的孩子还要跟着自己受罪。
至于皇后岳红罗,早在岳国丈被郑宗启杀了之后,就被永安王爷转移到了另一个地方。
如今岳国丈也死了,郑宗启也即将死了,身为皇后的岳红罗身负两个人的罪责被永安王爷贬为庶人,终身不得再去京都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