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三路军直取南汉 守胡林蜀王铁胆(1 / 2)

《朝本实录》:正康二年,圣会左右府相及三司,议平南汉事,及左右路引附南汉武威军,左神武卫,中路奇兵渡索马河袭胡林。胡林者,盖南汉第一军城,胡林下则南汉下。

五国争雄,动荡百年,大夏王朝经过十年修养,如今兵强马壮。大夏国的皇帝,荣南风,蠢蠢欲动。

正康二年,大夏皇帝荣南风觉得兼并南汉的时机已经到了,从立国伊使,大夏国策就是先南后北,一统天下,南汉与大夏接壤,实力为五国最弱,且自打皇帝荣南风父亲夏文帝就对其实行了孤立的外交手段。所以其他三国对于灭亡南汉并不会被激起太大的反应。天时地利人和,荣南风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

所以,荣南风决定,打!

正康二年四月十二,这是一个值得被写进历史的日子,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波澜壮阔的五国攻伐正式拉开帷幕,在长达二百二十一年的拼杀中,上演了无数令人咋舌的阴谋、背叛、巧合与奇遇。

这一天,荣南风召集了他的国家中枢,右府相张普郎、左府相郑芝侠、御史司陈时敏、马步军都检司呼延德清、布政使司贺鲁台、共议平南汉军国事。

经过商议,大家一致认定,想要消灭南汉,必须夺取两江,即皮江川江。而预夺两江,必先攻占南汉第一军城,胡林。胡林号称百年坚城,是两江源头,在胡林城建立的九十年里,从未被攻陷。而如果夺取了胡林城,大夏军队就可乘船顺流而下,直接兵临南汉都城景豫城下。

于是,经过商议,以马步军都检司呼延德清为三军主帅,平洲总兵韩得虏为左路军统帅,元洲总兵萧文昭为右路军统帅,殿前指挥使呼延师要为中路总兵。

作战计划为:左路十二万军兵出平洲攻塘洲吸引南汉武威军,右路六万军兵出元洲围西河军堡吸引南汉左神武卫,这样,南汉在南部仅有的两只机动部队,都被牢牢地吸引在了塘洲和西河军堡,而趁这个机会,中路夜渡索马河,以奇兵偷袭胡林城。

都商量完了,那就出兵呗,这个时候,就看出来大夏的实力了,四月十二商议完毕,五月十六全军共计二十六万就已经集结完毕,驻屯在京城守备大营,等待出击。三十四天集结二十六万部队,很难么?举个例子,十年之前南汉最精锐的右神武卫,十二万部队集结用了两个月。

大夏已经十年没有打过仗了,但是并不意味着大夏已经不会打仗了。

掉了牙的老虎始终是老虎,会吃人的。

而在呼延师要的中路军,前军先锋叫做呼延礼灿,他是呼延师要的弟弟,也是三军主帅呼延德清的小儿子,自小勇武好战,心机深沉,单人对阵从未失手,尤擅马术,呼延德清的妹妹呼延岚是荣南风的妃子,所以呼延礼灿自小经常进入宫中玩耍,大夏皇帝荣南风颇喜他的武勇,所以赐外号“呼延铁马”。而他,就是我们的主角。

计划无比的顺利,正康二年七月十一,左路韩得虏兵临塘洲,南汉塘洲总兵官伊伯陶拒城不出,连发十二道金批军令,督促武威军及周边州府全力支援。

正康二年七月十九,右路萧文昭兵围西河军堡。左神武卫行军总管沈一石一听,西河军堡被围,他立刻倾巢而出,连当时在外驻守正在赶来汇合的部队都来不及等,下令,沿途部队不必与主力部队汇合,务必全力赶往西河军堡!沈一石生平谨小慎微,困于军力,从军数十年从不与敌军正面交锋。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名老成持重的宿将,发了疯一般将全部部队压上,只求决战呢?

因为一个人!

蜀王齐元彬,十日之前,蜀王奉南汉国主齐敏御令,巡阅九边,第一站就是西河军堡!

沈一石不得不急,西河军堡只有二万兵,倘若被攻破导致王子被擒,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丧师辱国,发怒的南汉国主会砍了整个西河行军道二百二十五名将官的脑袋。

至此,左右两路吸引敌军主力的计划已经实现。

只不过,蜀王这一行人却是意料之外的,那么蜀王会对接下来的战局有什么影响呢?

夜,无比的沉闷。

哗啦,哗啦,索马河上一个个小黑点沉默的从水中上岸,他们上岸后立马开始打造浮桥,他们就是中路军呼延礼灿的先锋军,他的任务就是撘一座浮桥,以便后面大军通过。

这是呼延礼灿第一次出征,他的胸中充满了热血。

正康二年七月二十二日,中路军抵达胡林城下,还未攻城,胡林城总马彪就趁夜弃城而走,胡林城城内无主将,顿时乱做一团,如果到天明还继续这样的话,估计夏军都不用费力了,为了活着自会有人开城投降。

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人进城了。

谁进城了呢?蜀王。

蜀王不是在西河军堡么?怎么跑这里来了?

当南汉斥候回报,夏军犯边的时候,身在西河军堡的蜀王,并未惊慌,他的生母乃后宫一普通宫女,所以,自小并未像其他王子那样身处皇宫身处,不食人间烟火,他从小就是在军营里面长起来的,所以他熟悉军事,弓马娴熟。南汉征讨南夷时,他招募北方流民组成八千挈阔军,战功显赫,因此被封蜀王。

虽然蜀王当时年仅二十六,但是在军事战阵方面,已经略显老辣,他仔细研究了斥候带回来的情报。

不对!

夏军目标绝不是西河军堡!西河军堡身后就是沈一石西河行军道,足足有左神武卫二十万,只要西河军堡坚守十天,沈一石就能赶过来,夏军拿什么来在二十万大军的眼皮子低下拿下西河军堡。

所以,西河军堡一定是佯攻,那么夏军真正的目标是哪里呢?

蜀王齐元斌很快在地图上找到了答案,胡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