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暗度东州
四天后。
杜松派出的人回到了锦州,将杨镐和孙承宗的书信交给了杜松。
杜松见过书信之后,便立马举办重大会议,召集各个将官。
“巡抚杨大人以及兵部尚书孙大人已经同意了修筑城墙以及重启防线的计划,只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消息。”
杜松用严肃的目光,看着众位将官,语气正经地说道。
“距离今年结束,还有半个月时间,宁远方面,杨大人以及孙大人已经决定,明年二月,出征赫图阿拉!斩首努尔哈赤!夺回辽东!”
此话一出,众位将官纷纷挺直了身躯。
终于,在辽东失陷将近一年之后,朝廷方面终于下达了命令,催促杨镐和孙承宗起兵出征赫图阿拉。
除了大振国威,收复辽东之外,朝廷方面之所以要催促杨镐和孙承宗起兵,更大的原因是,朝廷提供的兵饷,已经无法支撑辽东集结的所有士兵的粮饷需求了。
杨镐和孙承宗接受了来自朝廷方面的催促,并打算在明年二月起兵出征赫图阿拉。
林时恭对此十分兴奋,他知道,即将到来的萨尔浒之战,将是终结辽东明朝之争的最后一战。
接下来的时间里,林时恭便让孙元化生产迫击炮以及火箭筒。
虽然没有系统相助,林时恭无法得到迫击炮和火箭筒的制作工艺,只有模模糊糊的概念,但林时恭相信,只要提出这个概念,掌握火炮科技的孙元化必然可以做出他想要的东西。
十天后。
迫击炮和火箭筒的第一版雏形已经做出来了,林时恭试用了一把,还是觉得不满意,便跟孙元化继续商量着改进武器。
等到做了将近八、九版之后,林时恭这才满意,一方面让孙元化赶紧大量制作起来,另一方面分派给神机营的士兵随身携带,平时多加训练,以便在未来的作战中,灵活使用。
事实上,并不用等到未来,在林时恭催促孙元化大量制作火器的同时,表面之下的作战,已经开始了。
由于杨镐和孙承宗同意了夺回城池的行动,杜松当即起兵,与袁崇焕二人各自率领五千兵马,沿途夺回金州、盖州、沈阳、辽阳以及清河堡等城区。
正如林时恭和袁崇焕预言的那样,这几座城池,基本上没有守兵,有也只是部分金兵,被杜松和袁崇焕的大军这么一冲击,完全无法反击,只能落败而逃,或是死于明军的刀下。
很快,整个浑河防线,重新建立了起来。
金军方面也很快收到了消息,开始在浑河防线之外驻扎,与明军的防线对峙着。
一场大战,即将在辽东打响。
对峙的效果是显然的。
在未来的时间里,明军与后金军都稳如泰山,一动不动,谁都不敢主动冒犯谁,虽然边境上多有摩擦,但也没有造成太大的冲突,更加没有演变成战争。
整个局面看起来,明军与金军都在互相试探,都不敢在充分打探底细之前,主动挑起战争。
直到,这一年结束。
第二年的春天,正月十三,下了第一场雪。
杨镐率领两万士兵,坐镇锦州,并派人携带书信,去往赫图阿拉,告诫努尔哈赤,投降既安,不投降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