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抚顺失守
可邹储贤的问题,并未得到任何回答。
或许,在这个时候,各个官员,都在气头上。
那群跟党派无关的武将,更是不知如何回答,他们不堪尴尬,但他们又担心,一开口,便遭到文官的攻讦。
邹储贤无奈,只好询问王士琦。
“敌方兵力不明,我认为,还是守城吧。”王士琦答道。
“我也是这么认为。”李维翰赶紧接话,随后冲着其他官员问道,“你们呢?”
过庭训虽然全程沉默,极少发言,但在这个时候,作为浙党代表,他也不得不开口讲明观点,“我也是这么认为,守城是必须的,抚顺是辽东重城,又是浑河防线之主,切不可失,守城既能保证城池安危,更能抓住时机屯田练兵。”
虽然与过庭训是对立党派,但孙鼎相还是认同了守城思想。
但周永春和吴亮嗣却对此并不赞同。
“不行,守城已经没有必要了,金兵既然杀了我们五千人,必然会有下一步行动,我们怎可坐以待毙?”
孙鼎相怒斥道,“坐以待毙?这是徒以坚守!张总兵率五千兵力,探查敌情,却战死沙场,幸存者十无一二,金兵如此攻势,怎能与之抗衡?难道眼前,屯田练兵,不是最佳对策?”
“这……”周永春意欲驳斥,但找不到理由,毕竟张承荫的战死,确实让他感受到了金兵的凶猛与辽东局势的危险。
但,吴亮嗣却提出了权宜之策。
“守城过于保守,主攻又过于激进,不妨,就一边守城,一边勘察敌情,我提议抚顺城外五里设防,既能防范金军来袭,搜寻情报,也能顾及守城之策。”
周永春发言赞同吴亮嗣的权宜之策,但其他官员,却抨击了这个对策。
孙鼎相就是抨击的代表。
“守城已经是底线了,何来保守?先前我们守城守了大半个月,可有发生过一点事?这一次完全是由于你们要求探查敌情,才会导致总兵战死,损失几千兵力!总之,这一次,绝不能出城!唯有守城,才是最后方针!”
孙鼎相的发言,得到了众多文官武将的支持。
周永春和吴亮嗣孤立无援,寡不言众,只好作罢,不再多谈。
会议落下帷幕,议事的最终结果,还是维持了守城方针。
林时恭虽然没有发话,但他也认同守城方针。
他远远没有想到,张承荫居然会战死沙场,要知道,在他的队伍里,还有颇廷相、蒲世芳、梁汝贵等副将,甚至还有汪道亨这个宣府巡抚作为作战顾问,如此优秀的团队,为何会战败?
虽然不知道原因,但林时恭深知,努尔哈赤绝非等闲之辈,被后世成为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他训练而编制成八旗军的金兵,更是势不可挡,不可同日而语,更加不能高估。
但,包括林时恭在内,大部分的文官武将,的确低估了努尔哈赤的实力。
不,他们低估的,是整个女真族。
就如古籍上记载着的一句名言,女真作为华夏历来的游牧民族代表,不懂军事,但很彪悍,不懂权谋,但很狡猾。
这一点,在这一夜,金兵袭城的行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也同时,给镇守辽东的一众文官武将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