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农渔双丰
朱国盛是山东布政使,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山东,权力不小,故此收到通知,各个地方的官员纷纷遽亟赶来赴会。
其中包括文登县知县周育扬,宁海州知州洪德生,以及威海卫卫指挥使章则武。
现在这几个人不过只是地方官员将士,还不是很出名,也没有什么成就,但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成为林时恭的左膀右臂,抵御对岸的后金王国。
不过在这个时候,这几个官员对林时恭还不是很熟悉,虽然洪德生认识林时恭,对他也有褒向的认知,可其他两位却对林时恭抱有偏见。
周育扬年近半百,上任文登县知县不久,原本是南直隶吏科给事中,他对林时恭被任命为蓬莱知县这件事情抱着极大的质疑,以为林时恭是靠关系才爬上了这个位置。
章则武也是一样的想法,而立之年,三十有余,也曾是抗日援朝的功臣名将,故此他也对林时恭十分鄙夷,毕竟林时恭这个时候也才十七岁,这么年轻就当任蓬莱知县,掌管蓬莱大小事务,要说这里面没有谋私的成分,章则武是不会信的。
朱国盛做完批示之后便离开了蓬莱,将后面的事宜交给了林时恭处理。
上任第一天,林时恭便开始考察蓬莱地理,由于近海的缘故,此处水源丰富,渔业繁荣,林时恭便打算将蓬莱打造成一个农渔双丰的城市。
目标定下之后,林时恭便开始任命手下县官。
一个县的官职,除了知县之外,还得有县丞、主簿、典史以及县尉。
如果说林时恭的知县官位相当于县长的话,那么县丞就是副县长,主簿是县委办公室主任兼秘书,典史是派出所所长,县尉则是县公安局局长。
按这么理解的话,林时恭便有了任命人员的方向。
在当地的县学里,找了一名退休的讲师当县丞,名为庄明毅,年有六十,嘉靖年间的举人。
随后,又在县城的坊间找了一名名为于友道的说书人当主簿。
至于典史和县尉两个武职相关的人员,林时恭则没有什么头绪,只好让郭鹏去找,毕竟郭鹏身手不错,找两个身强力壮的人,来当典史和县尉,也是一个有水平的选择。
郭鹏找人的时候,林时恭便带着庄明毅与于友道到了海郊,跟他们说了他农渔双丰的计划,并让他们相机执施。
林时恭的计划说复杂,也不复杂,说简单,更不简单。由于蓬莱近海,土地碱性很重,含盐量极高,林时恭便命庄明毅找人在海边种下不少耐盐的树木,巩固水土之后,便在海滩边凿出一块灌溉区,作为蓄水,接着以灌溉的方式滋润田地。
等到水土巩固之后,再在海边建立栈桥,大兴水利,建造渔棚,制作渔舟与渔网,无偿给予无业游民作为生存手段,下海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