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时恭随便找了个理由搪塞过去,毕竟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向李长庚解释,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郑崇俭成为佥都御史后,是如何打败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的。
李长庚虽然对此抱着怀疑,但也没有否决,将张文明等流寇团伙押回了济南府,审判后便将张文明斩首示众,随后便与山东各衙门商讨,将郑崇俭提升为范县知县。
郑崇俭三十有余,收到提官通知后便来到了范县,与林时恭进行职权交接,得知提升为范县知县是林时恭间接促成的,郑崇俭对林时恭十分感激,两人相见如故,彼此也留下了一个好印象。
郑崇俭上任之后便开始对范县进行治理,虽然范县百业凋敝,但他与林时恭协力给范县当地发展农牧业,由于靠近黄河流域,范县的渔业也有了发展苗头,前景逐渐有了明朗的方向。
半个月后,林时恭便带着属于他的三千士兵撤离范县,与郑崇俭道别,返回开封府,交还士兵。
刚回到开封府没几天,林时恭便碰到了河南巡抚梁祖龄,两人对当前的局势进行会谈,得知张文明已经被林时恭和廉野协力抓获,梁祖龄惊叹不已,连连表示佩服。
“莫想到林大人来了河南不出几月,便接连解决了军乱以及洪涝,还剿灭了两大流寇群体,我真当佩服!林大人真神人也!”
林时恭微微一笑,“梁大人过奖了,我只是顺手一做罢了。”
梁祖龄以为林时恭谦逊,事实上林时恭也没有说错,无论是军乱、洪涝还是剿寇,他都是顺手一做,而他前来河南的真正意图,则是扩展他的商业宏图。
接下来的日子,林时恭一边考察黄河流域的灌溉地区,一边与各地百姓打好关系,他将运来的粮米全部一次性分摊派发给各个家户,稳定他们对缺粮而不安的内心,这让林时恭在河南百姓心中的地位与威信提升了不少,河南各地人脉林时恭也握住了不少。
靠着人脉,林时恭在开封府低价买进了一家府邸,找了几个工人将府邸装修成店铺,接着再派人通知山东济南府的江鸿,让他准备一批货,包括洗护用品、玻璃制品以及各类食品,运来河南,以开封府新装修的店铺作为起点,向河南各地公开扩展销售。
与此同时,林时恭也没有放弃河南的商业基地,之前他让通许县的县民制作服饰以换粮米,现在县民制作的服饰已经有了一定数量,对林时恭抱着感恩之情的通许知县傅国专门为林时恭准备了一个服饰仓库,林时恭也没有推辞,慷慨收下,随后便对服饰进行处理,全部倾销到山东,让江鸿公开售卖给济南府的居民。
这一来二去,山东与河南之间的商业通道便被打通了,沿路的驿站听说是林时恭的货,也没有检查,直接就放过,这让两地的商品交互买卖简单了许多,河南开封府各地也逐渐繁荣了起来,尤其是通许县,被林时恭无意之下发展成了专做服饰的县城。
随着繁荣程度的提升,开封府管辖之下的各地县城粮食供应逐渐恢复,军乱和洪涝的问题不复存在,饥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在一个月后,朝廷派发的赈米才抵达开封府,只有一千石,林时恭不由地为此感到悲哀。
“饥情都解决了,赈米才派过来,朝廷的反应究竟是有多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