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赋诗杨府(1 / 2)

大明奸商 天下第二 1033 字 2021-04-07

第一百七十一章赋诗杨府

梁祖龄乞休辞官了。

在起落沉浮的官海中,打拼了数三十年,梁祖龄或是出于无力,或是出于失望,递奏辞疏,交还官职,退休归乡。

在当时的河南官场,唯一知道梁祖龄辞官了的,只有林时恭一个人,其余官员也是几天后,才发现多日不见梁祖龄,便四处打听,这才得知梁祖龄已经辞去官位了。

一时间里,官场上一片哀鸣,甚至是被惊动了,梁祖龄兢兢业业,也算是名声不错的清官巡抚,他的辞官,对河南官场而言无疑是一个悲恸的消息,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蜃起潮跌,月亏星转,争几年风云滔滔,蓦然回首,谁知他世隐幽山,谁负他流年韶华?

接替梁祖龄巡抚河南的是原江西道监察御史张惟仁。

手握朝廷文书,前来河南赴任,张惟仁给当地官员上了一课,将所有官员奉上的金银统统退还,随后便钻入繁多的官务之后,接管巡抚事务。

张惟仁也算是清官,他的到来给当地官场立了榜样,显得兴致勃勃,胸怀大志,但林时恭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内心总是空荡荡的。

或许林时恭只是觉得,每一个晋升为大官的人,都是如此热血激昂,志满千里,只是在后来官场的沉浮之中,历经磨炼之后,志气被打磨完了,所有的官都只剩下两条路可以选,一是变得圆滑油腻,顺从官风,二是尽心尽力,紧随着对官场失望透顶。

似乎这片辽阔土地上的朝代,即便不断更迭,都无法避免这个规矩。

就连千古名臣张居正,守身恪己,为大明社稷鞠躬尽瘁白了头,死后也被一批官员细数种种不对,指责他为官不当,行事不正,身为他的学生兼君主,万历皇帝更是在张居正死后抄了他的家,这种悲剧,与其说是官场之悲,不如说是官场的惯性所在,官海众官,都难逃这一劫。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但一旦前浪污了,后浪也会被染指,不会有谁真的能独善其身。

林时恭本想在交还御史公文官职之后,便专心打理自己的商业,但张惟仁在得知林时恭的事情之后便找上了门,邀请林时恭作为巡抚的助手,继续担任河南御史。

林时恭婉拒了,河南不是他的菜,他心之所向,至始至终都只有朝廷官场。

交还公文之后,林时恭便感到轻松了许多,趁着金秋风醉,枫树遍城,林时恭便与郭鹏在归德府游玩了几日,好巧不巧,便碰到了一对新人结婚。

在漫城枫树之中,身着红色婚服的新郎官骑马领行,身后几个男人抬着花轿子跟随,轿子后方一队人马,敲锣打鼓,欢呼祝贺,喜庆冲天,旁观群众纷纷喝彩,好似他们对这场婚事极其认可。

林时恭问过旁人才得知,这对新人是折柳先生杨东明的孙子杨牧道以及南直隶吏部侍郎宋允厚的女儿宋宛然,林时恭不知道后者,但前者还是知道的,毕竟新郎官的爷爷,杨东明也曾救过自己的一命。

心想着自己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便也随着大婚队伍跟去,到了杨府门口,林时恭便遇到了故友,河南推官杨东光。

见到林时恭上门,杨东光欣喜不已,亲自将林时恭和郭鹏请进杨府,邀请他们坐在上宾的位置。

杨东明听说林时恭来了,也是十分热情地过来接待,与林时恭对酒交谈,甚是欢畅,酒过三巡,林时恭也有点飘了,便提议给杨东明的孙子当场写一首祝婚诗,以作祝贺。

杨府堂院高朋满座,听闻有人当场赋诗,也是相当好奇,纷纷让出了一条路,几个家丁搬来桌子,取来纸笔,众人垫脚瞩目以待。

“献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