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负责看管店面,给买家推销产品,马夫则负责运输商品,装卸货物,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林时恭便将自己的玻璃制品在兖州滋阳县上市。
负责生产玻璃的地方在枣庄,恰好离滋阳县不远,不出两天,便遇到了分店进行售卖,但很可惜的是,连续推广几天之后,生意十分惨淡,路人都是看几眼就不买了。
林时恭很是困惑,怎么在峄县和济南府的销售方子在滋阳县就失效了?几次分析,都找不到原因。
苏佐很是明理地给出了解释,“林老弟,这并非是失效的问题,你要知道,滋阳县才刚刚经过一场饥荒,怎么会有人买这种对生活没有太大帮助的东西呢?他们现在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呢。”
“苏先生的意思是?”
苏佐嗑着瓜子,讪讪一笑着说道,“卖点吃的或是喝的吧。”
苏佐一番话,令林时恭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立即返回枣庄。
之前在枣庄建立的玻璃温室还在,毕竟是解决饥荒问题的大功臣,这正好给林时恭的商业扩张奠定了基础。
招收的山东饥民也还在温室里劳作,饥情过去后,他们都没有返回老家,反而住在了峄县,自称是林家的员工,由林时恭的堂哥林时俊安排食宿问题。
林时恭先让这些员工种起批量的小麦、土豆和橘子树,再将之前成熟的小麦、土豆和橘子收获起来,进行一番食品加工。
林时恭打算掀起一场舌尖上的革命,从系统里的食品区调出了菠萝包、薯片以及橘子汁这三种加工食品的制作过程,并让员工抓紧制作出来。
这三种食品原料简单,制作过程也不复杂,并且老少皆宜,味道也不错,可以说是物美价廉的食品。
将食品雏形做出来后,林时恭先让杨知府、谭知州和苏佐等人试吃,得到他们的好评过后,再让员工大幅生产,并采用包装规格,做成商品,运往滋阳县进行售卖。
为了达到宣传手段,林时恭请了一帮小孩在他的分店门前试吃,那几个小孩吃得津津有味,把香味都吃出来了,路过的人见了,都要来尝鲜,一来二去,整个滋阳县都知道了有这么一家专卖美食的店铺,纷纷前来购买,一时间里,火爆全县。
林时恭也没想到自己原本要开动的分店,竟然发展成了食品店,不过林时恭觉得这样也好,食品作为久盛不衰的第一产业,无论是哪个商业家都会投入精力进行发展,于是林时恭便乘势而行,接连调用了系统食品分区的制作图纸,让枣庄的员工进行研发制作。
几天下来,由枣庄出品的夹心小麦饼干、牛奶牛轧糖、酱香凤爪、香芋片等食品接连在滋阳县上市,令县民的味蕾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到美味暴击,放在全球化的今天,率先开发加工食品的滋阳县,完全能被评为美食之都。
当然,彻底征服滋阳县县民味蕾的,就要属林时恭的最高杰作酸辣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