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1 / 2)

一时之间,贾府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各处撒钱施粥,光炮仗就放了几百两银钱。贾府众人更是扬眉吐气,宝玉中了会元,给贾家的门楣争光,连带着他们脸上也有光彩,一雪前头因为国丧带来的耻辱。

贾珍对这种事很是积极,一连送了好些东西来,更是大摆宴席,贾赦那边不管心里怎么想,也送了不少好东西来,其中一个寒玉龙文鼎最是奇妙,能发出阵阵幽香,是个不可多得的宝贝。

林峥也中了,名次虽然不是十分靠前,但好歹是中了,林嵘虽然没中,但是他知道像宝玉这般一次就中的那是凤毛麟角,十次九次不中断也算正常,因此也不是很在意,只想着自己学艺不精,三年过后再来就是了。

热闹一两天倒也罢了,再多些,不免让人说句轻狂,宝玉时刻谨记高渊的话,为后头殿试做着准备,谢绝了一大堆各方送来的请柬,只关在屋子里看书。贾琏听了宝玉的一些话,更是严守门户,仿佛前两天中了会元的不是他们家一样。

一张矮桌,一面素席,上面放了些笔墨纸砚,殿廷上摆满了,这里就是殿试的地方,寒窗苦剑十年苦,指望蟾宫折桂枝;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多少人读了一辈子书,为的就是这一刻。

随着上面太监的指令一下,考生们纷纷拆阅桌上的策论试题,宝玉席地而坐,听见耳边传来阵阵抽气声,心里已经有了准备,之前师父高渊就曾提点过他,皇上登基至今,太上皇就一直在上面压制着,如今这是他正式第一次主持科举,算起来这一届考生才真正算得上天子门生,皇上一直是个有雄心抱负的人,这一次选拔人才直接影响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的朝堂,他一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宝玉忽略周围探索的目光,一边墨磨,一边在心里默默思题,考试时间只有一个时辰,勉强只能有个打草稿的时间。

殿上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旁人都低着头奋笔疾书,唯有一年轻公子不紧不慢地挽着袖子墨磨,眼睛只盯着论题出神,一动不动,保持这个姿势好一会儿。皇上很重视这一场考试,不仅带了内阁大学士、各部长官,连年长的几位皇子也都来了,毕竟将来做到这个位子的人便在他们之中。

此时众人的目光都被宝玉吸引过去了,都想看看他什么时候动笔,到底是真才实学,还是绣花枕头。

宝玉终于动了,提笔就在纸上写了起来,如有神助一般,半点思索也无,加上常年苦练书法,让人光看着就赏心悦目。

皇上带着皇子大臣们在大殿里走动,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这个写的怎么样,那个又如何。任旁人再怎么专心致志,那么大一群人在身边走动怎么会不注意,明黄色的龙袍本身就格外显眼,更别说这一群天皇贵胄,气势格外压人。

宝玉正下笔如有神,突然眼角一阵衣袍闪过,周围考生明显有些躁动。宝玉深吸一口气,放缓下笔的速度,来掩盖内心的不安,笑话,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上辈子抄了荣国府的人就在身边,这时候紧张才是正常反应吧。

这皇帝老儿怎么看到现在还不走,反正到时候最终结果都是您老来定,到时候回书房里慢慢看不行吗,宝玉在心里暗自吐槽,眼见着时间不多了,宝玉决定无视他们,把策论写完才是正经。

皇上在宝玉身后看了良久,之前因着那块玉就听过宝玉的一些事迹,他从来不信什么神仙鬼怪,初闻这事也不过一笑了之;前两天看了宝玉的文章,突然就对这个小家伙感兴趣起来,外面传的神乎其神,什么文曲星下凡、未来国之大才、十岁中举、神童等等,今日见了,长得确实比旁人好些,文质彬彬,倒也没辜负他‘如玉公子’的名号,只是没见着那块玉,如今细瞧文章,言辞犀利,句句提到要点,立意也颇为新奇,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皇上心里沉了沉,不免重新打量起眼前的这个人来。

皇上的一举一动都被众人看在眼里,本来嘛,会试前一百名都会有个不错的前程,自然名次越靠前前程越好,像宝玉这般出众的,早就被那班老家伙盯上了,谁不喜欢聪明的人呢,更何况宝玉身后各方势力都有,拉拢过来对自己的好处多的是。

国孝一出,皇上就大张旗鼓地安排自己的人手,朝堂上的人早就被各派拉拢完了,此刻就急需些新鲜血液,来激一激朝堂上这一潭死水。

铜锣一响,考生立马停笔,相关人员一一收卷,用牛皮封头将众人都相关信息遮好,防止有些人贿赂考官作弊,评选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

一般廷试结果很快就会出来的,届时皇上会亲自到场勉励学子,跃龙门,说的就是这样,然后便是世人向往已久的三甲跨马游街。宝玉穿着紫色圆领长袍,头戴乌纱帽,两边各簪着一朵翠叶绒花,,手拿槐木笏,骑着高头大马,俊秀潇洒,身姿不凡,直接把一旁同行的状元、榜眼都给比下去了。

是的,宝玉被钦点为探花,就在游街队伍的前头,很是风光,相较于黑脸状元、花白胡子榜眼,宝玉这个‘小白脸’颇受一众年轻姑娘小姐的喜爱,荷包香囊鲜花全往他身上扔。贾家颇是豪气地包下来一整栋酒楼,贾母王夫人带着三春黛玉宝钗等人全在楼上看着,小姐们自恃身份矜贵,带上帏帽,开了窗户向外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