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下子,光是领导班底,就七七八八的凑出来四万多元,说起来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了。
似乎开了窍一样,付松说道:“我们既然都能认股,那员工应该也可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发通知,让员工们自愿认股。”
“那我们做什么呢?”听到这个事情,张主任也有想法了,“我们和锦华一样,也做电子元器件?”
这年头,重工业和轻工业确实没办法比。
因为产能落后,技术水平不高,重工业的发展没有这段时期的轻工业发展的快。
像是服装、食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之类的产业要发展的更迅猛一些。
“我们距离南方太远了,做好的东西运送到南方,成本要高很多。”付松摇了摇头,“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说金属工具,文教用品之类的,毕竟我们这里有矿,还有的是木材……”
似乎是被股份吸引了,办公室里,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越说越觉得可能。
毕竟这些轻工业产品,总有有需求的地方,哪个学生上学的时候不需要一些教学教具呢?这些学生又有多少不需要用纸张本册,钢笔之类的东西呢?
……
就在位于洋源的锦华饭店开业之际,洋源重机的工人们看到了在各个布告栏里张贴的通知。
没上班的人,在小区里也能听到这个消息,几个布告栏前面都站满了人。
“这上面说的话,我每一句都能听懂,但是又看不明白。”郑三推了推自己老哥,“你说,这是不是让咱们捐钱给厂子?”
“胡说,这是为了让你们有口饭吃,没看到吗,新厂会雇佣本厂待业员工,这要是开起来了,你就能有工作了。”郑育良没好气的说道,“育成,你年纪也不小了,踏踏实实的工作不好吗?进厂子你没技术,也就算了,这不是说了,不需要证书,直接培训也能做的事情,这你可千万不能再错过了。”
郑三抿唇,良久,才对自己哥哥说道:“那你要给这个厂子捐钱吗?”
“什么叫捐钱,这叫股份。”郑龙在大人后面说道,“将来这个厂子赚钱了,还能分红呢。”
“呸,你也信?”郑三摆了摆手,“我才不信呢。”
“你……”郑育良咬了咬牙,对自己儿子说道,“那我不管,我回头要给厂子里投钱,我就不信了,有董厂长在,咱们能赚不到钱吗?”
这一天,员工们的议论焦点,从新的锦华饭店身上,转移到了这个小厂子上。
不过这并不影响锦华饭店的正式营业。
因为是第一天开业,苏纪纲请了不少好友,洋源这个地方就这么大点地方,所以除了金港的一些老板之外,再有,就是洋源重机的同事们了。
这地方比较偏僻,不过幸好,来的人都有车坐。
洋源重机的人则是乘坐大巴车过来的,这是董福明的安排。
礼炮放完之后,是安排好的剪裁环节,整个流程都有一种非常隆重的仪式感,也满足了李丽红对于开业的“要求”。
要知道,她一开始接手锦华饭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开业的环节。
这也算是了了她的一桩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