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窝边草都吃不到(1 / 2)

这家企业反应的倒是挺快,从两年前开始,就已经在做内部调整。

其中当然不乏一些过激手段,大规模的裁员已经开始从临时工身上开始,不少工人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工作。

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和锦华一机的情况差不多,没有业务能力,但是一直在企业当中务工,一旦失去了企业的庇护,没有一技之长的这些工人们只能往第三产业开始发展。

摆摊卖货已经成为必然,可是不只是工人摆摊,因为企业的业务不佳,当地消费能力也开始下降,就连商场里面的职工都开始在外面摆摊。

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个人手里都有货,但是谁都买不起。

也有一些有两把刷子的,到当地的私营工厂打工。

私营工厂的产品质量不是很好,但是他们敢于开拓,紧跟形式,还热衷于开发新产品。不管好不好,总之人家都有,再加上工人因为吃不饱饭,会去私营工厂做些私活儿,一来二去的,私营的业绩倒是节节攀升,导致本厂的业务更不好做了。

至于更深层次的原因,贺一鸣说不好,但是苏绵绵能大概猜得到。

比如说当初锦华一机,业绩不好的原因,是因为这家工厂的部分领导,竟然把业务交给了徐秀秀的哥哥,也就是农机厂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