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1 / 2)

2017年是我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一年。

我失去了最重要的人,又与相伴一生的人分隔两地。每个不眠之夜回想起这种种经历时,我都无一例外地觉得人生不过一场煎熬。

过往二十三年,我以为我虽经历了无数小挫折,但生命的基调总算是饱满而喜悦的。我为不值得的小烦恼伤春悲秋,为不必要的胜负心斤斤计较,可与此同时,我也被身边难能可贵的关爱呵护着,一路在我姑姑的期盼中成了今日这个算是令她骄傲的孩子。

可如今,每每想起她,我都觉得那是一种终其一生都难以弥补的伤痛和空洞。

她走后,我极少在公众场合提到她,因为我不敢。我尽可能地避免提及她,仿佛这样就能把不那么阳光的一面留给自己,而不是扒开伤口示以众人。

后来我在微博上陆陆续续收到很多私信与留言,无数看过《喜欢你,是我唯一会做的事》第一部的读者发来对我和老陈的祝福,而那份祝福里也总是不会忘记我姑姑。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知道姑姑已经走了,总会在留言的最后问我:姑姑最近怎么样了?我一次一次看到这样的关怀,虽明知那是出于善意,但依然避免不了一阵感伤。

我为此颓丧过一阵子,我害怕打开微博,害怕看到私信,因为我知道在那些文字里也许有不少令我恐惧的善意和问候。

这一年过得很慢很慢,自她走后,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留白无数。

编辑夏小姐催我数次,希望我尽早提笔写《喜欢你,是我唯一会做的事2》,可我一拖再拖,恨不能变成鸵鸟逃避世界,只盼永远不用写这本书。因为在我看来,1当中所有关于她的部分,都已经变成自欺欺人的蠢话和毫无意义的期许。

我清楚地记得我在那书里写道,希望老天爷让她再陪我久一点,直到看到我和老陈步入婚礼殿堂,直到她牵着我的孩子就像当初牵着我那样。

而所有这些,在今日看来,都是小孩子的戏言。我即没能阻止死亡带走她,也没能让她看到我穿上白纱与心上人互换诺言。

我不敢提她,不敢写她,不敢回忆最后那一段时光里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又错过了些什么。

离开总是伴有无数遗憾,哪怕你竭尽全力想让一切都足够圆满。

可是当死亡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缺憾时,你做什么都不会圆满。

至少在提笔前,我是这样想的。

后来呢,这一年过得再慢,也终于还是来到了九月的尾巴上。她离去的那个寒冬似乎已经走远,一整个夏天我四处旅行,遇见了许多人,看见很多景,又似乎有了些许改变。

我遇见的无数人跟我讲述无数的故事,而我为了礼尚往来,不得不从我囊中羞涩的乏味人生里也捧出一掬以供分享。可我那乏善可陈的故事里,最闪光的一部分就是我的姑姑,要讲故事,又怎能没有她?

一次,两次,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