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咸阳变化 锦绣之都(1 / 2)

自古以来新君登基,所谓的大赦天下都是些笼络人心的手段,但是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老套手段往往很有效,而赢熙的手段自然是更加高明有效,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不同的需求。

一个时代若是过于严苛,民众就会渴望自由,若是过于贫苦,人们就会认为温饱极是幸福,而赢熙一下子删减了不少严苛法令,一下子将不少悬在百姓头上的利刃拿开,一下子就获得了民众之心。

就像是历史上的刘邦,所谓的约法三章就是明证,因为这实际上就是对律法极致的删减,让整个咸阳归心了,对于一个造反之辈民众都会如此,更别说是正统帝王了。

整个咸阳仿佛一下子去掉了沉重的枷锁,咸阳如此,整个帝国的广阔疆域更是如此,尤其是那些之前因为帝国法令严苛,而跟随六国造反的地区,他们真是又欢喜又后悔。

他们追随六国起事,非但没有获得任何好处,反倒是被收取了沉重的赋税,试想一下,这些复国之辈手中能有多少金钱,想要养一只军队何等艰难,那是需要金山银海去填的,就算是不打仗,每天的粮草耗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于是他们就把主意放在了赋税之上,以及向那些城中的富户士绅劝捐,甚至不惜动用刀兵,正可谓是刮地三尺了,但是这样一来也就彻底的得罪了当地人,六国养士百年的恩德一下子消散殆尽了。

而此时帝国施恩,减少了严苛法令,甚至连赋税都有所减少,逐渐减少农业税,将税收倾斜在商业上面,而且是细水长流,就像是有人说的,收税最好是能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而帝国显然已经有了足够的准备,税收的极为巧妙,既让商人有利可图却又不会有太强烈的感觉,而且在一些重要关碍收税之后,都不会再重新收税,这样一来商人的积极性得到了保证。

区区数月时间,整个咸阳就变的繁华不少,还出现了不少异族面孔,他们带来了许多西域的稀奇之物,这倒是多亏了始皇帝倾尽国力修筑的秦驰道,再加上赢熙利用自己的商队十余年的努力,走出的道路,这才能然让他们如此迅捷的出现在这里。

这个世上总是会有聪明人,西域人到中原买东西卖东西,那么他们也可以像这些人一样出去做生意啊,而且皇帝陛下颁布了法令,帝国百姓只要遵纪守法缴纳赋税,就能得到帝国的庇护,无论天涯海角只要手执帝国的户籍文书,就能得到军队的保护。

这简直是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回,要知道自古以来军队就是君主守卫自己领土的力量,甚至秦朝之前的春秋之时,想要当兵都得是贵族之后,没有相当的财力物力,是无法自己购置披甲和战马的。

就像是同时期的罗马,罗马以武立国,而且也是按照战功分配战利品,这种制度极为适合扩张,但是也会总成严重的贫富分化,因为那些平民只能拿着棍子上,而小贵族们则是可以骑着战马。端着长枪冲锋,这样一来按劳分配就成了不公平的根源,而且老百姓有苦说不出,你出力不够能怪谁?

而现在赢熙居然让军队保护商人,简直是一声惊雷平地起,这让许多人都看到了机会,去西域当然是万里迢迢九死一生,但是从咸阳置办一些货物,也不需要太珍贵,只怕就能在那些小国换到很多稀奇的物件,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想发财的人,而且赢熙早就命令暗卫暗中散布西域遍地黄金的传言。

而且这些时节来了之后,可谓是人傻钱多,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于是花了许多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这些事情也随着刻意的散播而慢慢发酵,果然很快就有了第一批实践者。

此时除了赢熙之外并不会有人知道,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在掀开序幕了,整个帝国会繁盛到何种地步,有军事保证的商贸会带来无穷的财富,而无穷的财富则能带来无尽的扩张!

站在高楼之上俯瞰着整个咸阳,清爽的风吹去了冬季的寒冷,只留下春风的和煦,赢熙和冯持盈、小虞、月儿正在高楼上饮茶,菱儿双手一搓,掌心之中蕴着炙热之气,没动用丝毫炭火整个茶壶之中的水已经滚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