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本质是政治的延伸,只不过越是原始的时代,战争使用的频率就越多,因为地域之间的沟通几乎为零,也没有谈判的可能,战争就是获取胜利和利益的唯一可能。
秦军和安息军都在加紧备战,安息帝国开始用出各种手段,首先就是各种粮食物资,全部由朝廷开始派人接管,不允许私下买卖,市面上允许流通的粮食一下子几乎绝迹!
紧接着就是紧急的抽调民壮运输,以及组建新军,只不过安息的动员能力远远不如大秦,要知道大秦帝国对于民力的动员,达到了一种恐怖的地步,可以直接征发帝国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入伍。
这里还是要举长平之战的例子,当年秦国对付赵国可谓是竭尽全力,终于将这个对手击垮,而方法就是动员帝国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入伍,才最终击溃了对手,这种征发的烈度和广度,那是后来没有一个王朝可以达到的高度,就算是后来的民国时代和抗日战争时期,也做不到这样的征发,实在太过可怕。
正因为如此,秦国对付完宿敌赵国之后,也是一声内伤,这才与六国又和谐共处了多年,最后还是嬴政灭了六国,就是这个道理。
而此时安息帝国面对着大秦帝国如此咄咄相逼,它的选择实际上和大秦是一样的,安息要通过紧急征发,得到足以和大秦相抗的兵力,不过这注定是徒劳的。
大秦如今的军制实际上已经类似于后世的征兵制度,而且因为财力的极大宽裕,已经建立起一个立体化的征兵系统,虽然依旧是冷兵器时代,但是这种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任何国家,这就是短时间内聚集国家力量的能力,而安息这样做,短时间内可以聚集力量,但是也会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
此时的安息可谓是一片乱象,朝廷封锁了物资,老百姓对于之前缺少粮食物资的恐惧再次涌上心头,只是如今安息帝国本就人口大减,战争潜力急剧下降,而军方势力则因为这种形式抬头,这样一来民众无力反抗,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会引发一系列更加可怕的后果。
只是此时的安息帝国,已经无法估计这些了!
此时赢熙却是一派悠闲的样子,作为皇帝,无论在任何地方,享受的待遇都是最好的,帝国的物资已经源源不断的运来,这些都是关系到战争成败的关键,每一个粮食聚集地,都有重兵守护。
他端坐在书案之前,用紫毫笔在上好的宣纸之上写信,纵然是在万里之外,他也会每十天写一封信给妻子儿女,如今为人父倒也是一个极为奇妙的体验,他也是乐在其中,只是远行之际实在是有些惦念。
随着纸张和毛笔的推广,帝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是蒸蒸日上,这就是君主专制的好处,如果一个君主制的国家,君主的权力足够的稳固,君主又足够的贤明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效率,是难以想象的。
后世的民主固然优越,但是效率实在太慢,事情有时候就是如此,从来没有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一切都是取舍罢了!
这时候大帐之外,有人开口道:“陛下,天机阁主求见陛下!”
赢熙搁下笔笑道:“让她进来”,田言无疑是最好的下属,她善解人意,总是能够知道,自己的主人需要什么,同时也是最锋锐的剑,足以让为主人铲除任何不利因素,而且赢熙有意利用天机阁来制约罗网和影密卫,而天机阁创立时间最短,根基最为薄弱,赢熙也有意栽培,将许多人才都安排到天机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