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立后3(2 / 2)

刚才这李选侍飞扬跋扈的样子让他们这些老臣都异常震惊,不仅仅偷听议政,更还干预朝政,当着诸位大臣的面赫然露出那般丑态,更让诸位大臣心中有些不耻。

这东李虽然地位比她高,即便封后之后,能否镇得住她却是个未知,如此一来,整个后宫能让她服服帖帖的也只有郑贵妃。

莫非道:“正是如此,当初这西李和郑贵妃都要求册封,郑贵妃毕竟有皇爷爷的遗命,策封也是理所当然。现在一人被册封另外一人不被册封,其中含义诸位想必都清楚。”

接着莫非后退一步,双手做稽,道:“还请诸位回去慎重考虑此事。”

…………

消息不胫而走,其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太子殿下力争册封郑贵妃为皇太后的事情。

“太子殿下的这个面子必须得给啊!”

吴亮嗣缓缓的说道,看着窗外,要知道前不久这太子才以身犯险亲赴辽东,洗刷了熊廷弼的冤屈,否者的话,现在辽东经略说不定都已经换人,至于熊廷弼轻者丢官弃爵,重者已经被关入大牢。

而这文人,最主要的讲究的就是一个投桃报李。

满朝文武之中,自然还有一些忠心于郑贵妃之人,郑贵妃移居慈宁宫,让他们多少有些绝望,现在如此消息流出,一个个顿时摩拳擦掌,都已经迫不及待的想把郑贵妃推上太后宝座之上。

至于何宗彦,谁都看得出来他可是站在太子那一边的。

如此一来也就剩下方从哲和孙如游之类的,方从哲本来就是一个温和派,他不知道朱常洛单独见莫非的时候说过什么,可至少确定一点,这皇上应该没反对,只可能说在犹豫而已,他要做的就是揣摩圣意,见机行事。

至于这孙如游,作为礼部尚书,原本已经奉旨安排册封之事,只不过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这皇帝就驾崩,因此他并不怎么排斥。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自然有人就上折子,大概意思也就是皇上登基已经有两月,后宫却一直无主,是时候册立皇后及嫔妃之事。

朱常洛也就顺理成章商议起此事来,询问后宫之中合适的人选,而作为礼部尚书的孙如游也就主动站了出来推荐这东李,何宗彦等一干老臣也旋即附和,赞同孙如游的意见。

现在这朝中党派主要以东林党、浙党和楚党,平时在朝上也斗个不亦乐乎,然而就立后这件事情却罕见的保持了一致的意见,纷纷赞同,毕竟当今圣上也就只有那么几个妃子,这东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后台,其父亲官职卑微,不属于任何一个党派,换句话说他女儿成为皇后,他有可能被任何一个党派所拉拢。

既然满朝文武都没意见,此事也就定了下来。

紧接着,在一旁已经等候多时的莫非走了出来,微微吸了一口气,说出那段自己已经背得熟悉不能在熟悉的话。

前面一大段是赞美之词,而最后一句才是关键,请求册封郑贵妃为太皇太后。

当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莫非心里清楚,自己这段话就好像一段导火索,瞬间就会引爆整个朝廷,一场唇枪舌战已经没办法避免,可不管朝廷大臣如何争论,这决定权还是在朱常洛的手里。

不是大臣们是否愿意,最主要是他是否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