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长贵主(2 / 2)

另外四位宰相深感唐阳林此举出乎意料,大违常理,便一齐离席道:“臣等亦不敢奉诏!”

照正常的程序,天子诏令应当由执政事笔的宰相手书,由与议的门下省宰相附签姓名,再加盖玉玺后,才算合法,才可以告示天下。现在五名宰相一齐出列反对,以不奉诏相要挟,李太后气得把手里的金杯当的一声掷到他们的面前,就待开口大骂。东应连忙劝道:“太婆,且息怒,且息怒!姑姑还没有说话呢!”

那边的瑞羽看了一眼五位宰相,然后又望向唐阳林,笑道:“皇兄,五位宰相都反对,您还要任小妹选吗?”

唐阳林笑了笑,慢慢地说:“朕一言九鼎,岂能悔改?”

他的表情诚挚温和,瑞羽看在眼里,呆了一呆,油然生出一股莫名的感动,暗想:无论你这番言语是真情还是假意,你能在宰相面前说出这样的话来,我都承了你的情!

一念至此,她嫣然一笑,抬头道:“既然如此,就请皇兄将东海赐给我做汤沐邑吧!”

“咦?”“呀?”……

殿内一片怪声,正准备力谏的宰相呆住了,连唐阳林自己也呆滞了片刻,才反应过来,问道:“阿汝,你要哪里?要东海?”

瑞羽含笑肯定回答:“正是!”

唐阳林皱眉道:“海上纵有岛屿,也少子民,能有多少出息?且地属蛮荒,海域相隔,来往不便,怎能以此为汤沐邑?阿汝,你另择富州吧!”

瑞羽摇头,“皇兄,我就要东海!”

海上的岛屿因为不便管理而没有赋税收入,又不与陆上诸方势力冲突,她要东海为汤沐邑,却是没有哪位宰相再反对了。

唐阳林怔忡片刻,想到瑞羽在东京收拢的水师,蓦然一笑,叹道:“好,吾妹既然有此志向,朕岂能不成全?”顿了顿,他又道,“吾妹妙想绝世,岂能只做东海公主?应当四海成凤!”

瑞羽一愕,他已经一拂衣袖,对安慧大声道:“拟诏,以四海为吾妹之汤沐邑,东京水师随吾妹驾前,为其邑卫!”

封瑞羽为四海公主,安慧绝无异议,但把水师也送给瑞羽做邑卫,他却犹豫不决,想要反对,但抬眼看到李太后冰冷的脸色,又想到瑞羽其实已经控制了现在的东京水师,只是差个名分。而这名分天子不给,太后也会给,于是他便苦笑一下,不再吭声。

瑞羽谢过龙恩后,唐阳林目光在东应身上打了个转,招手示意他,“东应,你过来!”

东应不料唐阳林突然叫自己,好生奇怪,连忙起身上前,疑问:“陛下?”

唐阳林看着他还略显稚气的脸,道:“男儿功名只在马上取。我皇华高祖起于草莽,十一岁冲龄即随父兄征战沙场,才创下我唐氏二百年基业。你今年已经十二,不知有无胆量上马征战?”

他这一问,好生突兀,东应惊讶至极,眨了一下眼睛,迷惑地“啊”了一声。

安慧等人也不知他是何用意,只好静候下文,却听他道:“百年来,皇室子弟沉溺于安逸,早失了高祖英武之气。朕少年不肖,及长仍一无是处,朕只盼后辈子弟中,能有人承先祖之志。”

东应愣愣地回答:“是。”

瑞羽唯恐唐阳林设什么圈套,哄了东应去钻,插口道:“皇兄,你这是要干什么?”

唐阳林微微一笑,仍旧看着东应道:“青齐等十二州连年干旱,赤地千里,百姓流亡,白衣教趁火打劫,肆虐两道。平卢、横海两大节度使战败身亡,贼势猖獗。朕问你,你有无胆量当此乱世远赴青齐,为平卢节度使,招募当地忠义之士,替朕扫清妖孽?”

此言比刚才他让瑞羽自选汤沐邑,更令人惊愕。安慧等人惊愕,是因为唐阳林一直以来骄奢淫逸,好享乐而厌朝政,不料今天却迭出非常之令,竟意图让一个才十二岁的童子领节度使之职,去朝廷早已失去控制的青齐之地,募兵镇压乱党。

李太后和瑞羽、东应惊愕,却是因为青齐之地,正是他们原先预定的落脚点。李太后本是齐地女,故此他们本打算以奉太后回乡省亲休养为名,到青齐落脚。却不料唐阳林竟然出人意料地主动提出让东应为平卢节度使,这样东应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统治十二州。

一刹那间,所有人都被震撼了,感觉眼前这位素来表现一般的天子,其实深不可测。

众人无言,唐阳林又问了一声:“东应,你可愿去青齐之地?”

东应被他的目光逼着,一刹间心潮澎湃,踏前应诺:“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