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苦出身(1 / 2)

重*******子 默而识之 1699 字 2021-04-05

姜宜凝举着火把,高高兴兴走下台阶。

院子里的村民现在对她的印象好极了,纷纷让开路,还跟她打招呼。

姜宜凝笑着一一点头,一直走到院门口,看见了东西两拨人。

东面晏家人站在那里,男男女女都穿得很体面。

看见姜宜凝走出来,一个穿着长袍马褂,胸前还挂着一只金丝怀表的中年男人朝她微微躬身,笑着拱手说:“鄙人晏承祖,是南嘉村的保长,我听说您是市里姜大夫家的亲戚?”

姜家在市里确实是行医为生,百年前姜家出过御医,后来虽然不做御医了,但是姜家医术还是传承下来的。

姜家医馆曾经是松江市响当当的一块牌子,后来姜家医馆并入了圣约翰医院,姜家在圣约翰医院里还有股份。

姜宜凝朝他颔首行礼,也微笑着说:“是的,我二叔是圣约翰医院的大夫。以后我要在南嘉村住一阵子,还望晏保长行个方便。”

晏承祖马上热情地说:“没问题!没问题!姜大小姐看看什么时候有空,去我家吃顿便饭,算是我晏家给姜大小姐接风洗尘了!”

姜宜凝有些惊讶这个晏大老爷对她的热情招待。

难道祖姑奶奶那个姜家,真的那么有名?

不见得吧……

姜宜凝对这个时代别的事情不是很清楚,但是祖姑奶奶的家事,那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包括他们的姜家医馆是怎么被人吞并,最后落入圣约翰医院那群洋人医生手里的……

可以说,到祖姑奶奶二叔这一辈,姜家已经籍籍无名了。

当不起这位晏家大老爷的盛情款待。

姜宜凝一向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保持警惕。

不过她也没有严辞拒绝,只是打着哈哈说:“我最近刚来,还有些事要做。等忙完再说哈……谢谢晏大老爷款待,您看我这火把都要烧到我手上了,我得赶紧还到灶膛里去。”

说着用火把晃了晃,然后快步回隔壁韩家的院子。

晏承祖被火把吓得倒退一步,再站定脚跟,发现姜宜凝已经跑远了。

呵呵,这个姜小姐,有些意思……

晏承祖用手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朝西边站着的那群部队的人点点头,转身回去了。

晏家人跟在晏承祖身后,亦步亦趋跟着走。

等他们都走远了,村民们才出来,着急忙慌地去韩老族长家,等着分配方案。

而晏郎中已经跟张桂芬说好,今天就换房子。

站在西边的那群部队的人跟看西洋镜似地,看了一场热闹。

白天跟姜宜凝打过交道的一个女卫生员说:“想不到姜同志这么厉害,真是给锵锵出了口恶气!”

站在韩子越身边一个四十多岁的军人带着欣赏的语气说:“这姜同志何止出了口恶气,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她的控场能力极强吗?说话一套一套的,能够引导村民认识到他们的不足,鼓励他们对不平等的事情进行反抗。——这么好的苗子,为什么不参军呢?”

韩子越清冷的面容绽出一丝笑意:“教导员谬赞了,姜同志是我家亲戚,口才很不错,在市里的圣约翰医院做过实习医生。”

“哦?松海市的圣约翰医院?那是是全国有名的好医院啊!她是里面的实习医生?那可真不错!”教导员拍了拍韩子越的肩膀,热情地说:“既然是你亲戚,有机会带她来驻地,我想跟她谈谈,看看她想不想参军。对了,她的出身怎么样?”

韩子越想了想祖母说过的话,“她是孤儿,父母早就去世。姜家是行医的,早年有自己的医馆,后来被人挤兑得破产了,就并入了圣约翰医院。她二叔只是圣约翰医院的普通医生。”

韩子越当然不知道姜宜凝祖姑奶奶家,在圣约翰医院有股份。

这些都不是公开资料,除了医院的洋人老板,没人知道这些事。

教导员更有兴趣了,“这是从有产阶级成为城市平民,又是孤儿,是苦出身吧?思想上应该没问题吧?”

韩子越:“……”

姜宜凝那一身的气派,跟“苦出身”三个字可不沾边。

但是思想上肯定没问题。

韩子越这两天就一直在琢磨姜宜凝。

从第一次半夜在河边见到她,单枪匹马干掉土匪,一直到刚才她举着一个火把,就把村里有名的“滚刀肉”张桂芬收拾得服服帖帖。

不仅追缴了所有被张桂芬窃取的财物,还笼络了整个南嘉村的村民。

可想而知,姜宜凝就算是个外人,以后在南嘉村也能过得如鱼得水。

韩子越说:“她的思想肯定没问题。跟两三岁的锵锵萍水相逢,只凭一腔热血就能为他做到这种地步,就连男人也未必做得到。而且她一个大姑娘,却能不畏人言,把锵锵养在身边,这种人不是好人,哪里还有好人?”

他这话说得其实很滑头,避开了“苦出身”这个节点,只围绕姜宜凝本身的素质说话。

教导员也只是随口一问,是不是“苦出身”,他其实并不在意。

只是苦出身的人,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社会关系,对他们做政治工作的人来说,考察起来更容易。

但是个人素质绝对是比出身更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

韩子越也是深知这一点,所以转话题转得毫无心理压力。

教导员更感兴趣了,说:“那有功夫,一定要约她见一面,跟她谈一谈。我们部队需要吸收群众里最优秀的人为人民服务,这个姜同志,我能感觉到她是个能做大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