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番外八(1 / 2)

待得春江有水 酒无味 1574 字 2021-04-05

惠马城,却不如传说中的这般荒凉,城里,车来车往,不时地有一小支军队在街边巡逻着,热情的百姓不时地吆喝这军士吃个包子,喝碗水的,来往热络。

南城门外,行知县划了一块自行贸易区,南蛮的摊子上,各种皮毛,野物,药材等等海里的山上的,各种有售。惠马城的粮食,工具也都会摆上,如今规模越来越大,竟是有超过了西市的存在。

惠马城的百姓,与南蛮子相处地很和谐。

听说,有不少南蛮的女子嫁进了城里,俨然已经能很好地一处儿生活了。当初,三儿打听地惠马城,与眼见的繁荣景象全然不同。

三儿与二银子一合计,不若收了惠马城的皮草药材,贩卖到青州城,如此,一年也不必多了,跟年节礼一道儿。后来,兄妹俩在青州城开了一家铺子,专卖从惠马城贩来的皮草,后来又招了些绣娘,铺子里做了成衣卖。

=============

再次站在永安县的码头上,柱子百感万千。

一别就是三年,柱子近乡情怯,站在码头上,去时不过是六七大箱子的衣裳琐物,回来时,竟是带了半船的东西。这些年,三儿生财有方,好歹置办了不少的家当。

许家三个老的,也是上了年纪,许家与钱家,如今,也是买了几个下人。

二银子也已经娶了媳妇,就是儿子也已经生了下来。至于新媳妇,还是二银子捡了来的,据说是个小乞儿,可奈何不住二银子自己欢喜,金氏也劝不住,索性由了他去,总好过一直不娶媳妇好!

二银子早几日前就得了信,这几日每日都会亲自来码头上转悠转悠,向帮忙的船工打听着来往的船只。

“二哥,二嫂生了没?儿子还是闺女?”三儿一看见二银子,欣喜万分,二银子原本是与她们一道儿回来的,不过因着二嫂临盆的日子近了,才带着半艘船先行一步。不过是比三儿夫妇俩早行了一个月。这回,三儿回来,也是带了一家子的下人。那一家子的下人,都是自愿跟着三儿夫妇俩,离了惠马城,倒也两相得宜。

“儿子,唉,可是可惜了,我就是想要个闺女,咱爹这是想孙女儿都快想疯了,每日念叨着小书儿越来越大了,总不好再哄着了。”二银子是十足地妹控,就是千里迢迢地跟着柱子去上任,也是想也不想地就做了出来,也亏得是两家人的铺子越做越大,还顺带地拐了个媳妇。也算是二银子的缘分。

许家和钱家的院子,都是扩建了不少。恰是饭点儿,当年的金鸡山脚,家家户户炊烟袅袅,慢步走在村子里,竟是能闻到一股浓郁的炖肉味儿。

钱家和许家还合伙开了个几家酱菜铺子,就是青州城里也有一家酱菜铺子。村子里有不少村民都开垦了不少的菜地,种着两家人收的蔬菜。村子里的妇人,农闲时帮着两家人做点儿活计,或是到铺子里做个伙计,学徒的,倒也是绝好的法子。

都是过命的交情,不过是三十来户的人家,一家家地处得极和谐。就是因为如此,柱子多次带信让两家人去惠马城,都被几个老的拒绝了。

“这是柱子啊,三儿,你们回来了啊?还走不?”偶遇路过的村民,掏了篮子里刚刚摘下的嫩黄瓜,热情地招呼三儿夫妇吃,解解暑气。

三儿可是知道,这嫩黄瓜,可是能卖钱的。“婶儿,这换钱的东西,哪能吃呢。”柱子已经接了过来的嫩黄瓜,犹豫着又还个了那个大娘。

“唉哟,三儿这丫头,打小就懂事。我可是跟你们夫妇俩说好了,咱家不差那么一点儿钱,吃吧,吃吧,就是想吃了,咱家菜地里还有呢!可嫩了,嫩着才好吃!”大娘热情地往一路人的怀里都塞了黄瓜,篮子里就空了。

一直到了家门口,钱来顺领着一家子的人已经等在半道上。“我就知道老二这回那么磨蹭,定是接到了三儿了。胖了,嗯,胖了好,胖了好!”说着,竟是偷偷地抹了眼泪。三儿这是第三回见着钱来顺哭,一回是小时候生病,一回是出嫁,一回是今日。这是最后一回了吧?

“爹,我再也不走了,不走了……”三儿扑进钱来顺的怀里,这些年,钱来顺好像是老了许多,自打三儿走了后,好似没了精神气儿,即使是小书儿每日都会来陪钱来顺说说话,到底也抵不住钱来顺的思儿之苦。

“瞎说啥混话呢,女婿这官做的好好地,往后的路还长着呢,咋就能陪着我这个糟老头子的身边。”钱来顺摆了摆手,还当三儿这是哄着自己,不过是强打着精神安慰着三儿,自己喝好吃好,这人老了,总有那么一日。

三儿哭得情难自控,柱子在一旁,摸了摸小书儿的脑袋,长高了不少。“爹,三儿说真的,真的不走了。往后就在村子里住着,三儿可是念叨了爹的鸡蛋面许久的,在惠马城,总说我的水平可比爹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