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门缓缓打开,一名老妇人拄着拐杖,穿着丧服颤巍巍的走了出来,一手还牵着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怀里抱着两块牌位,缓缓来到宋染月面前,跪下。
“罪臣之妇携孙儿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宋染月一甩衣襟,重重的跪在二人面前,虔诚的一叩首。
吓得在场的人一阵激灵。
老妇人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宋染月将她搀扶起身,“朕害死了老太傅,漠视令郎请求,鬼迷了心,竟是下令将令郎处死,这是朕之过,还请老夫人原谅朕之过失……”
“老妇人怎敢承受,皇上万万不可如此……”老妇人含着泪,死死地攥着她的手,眼巴巴的望着她,无奈的说道,“老夫君临终之前,有话,不论皇上做什么终究是皇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不必赎罪,错的是老夫君,错的是犬子……”
一句话,带着无尽的哀伤。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哪怕宋染辰杀了老太傅的亲生儿子,可老太傅临终之前,却没有对他有恨。
宋染月感慨万千,亲自将刻着老太傅名讳的灵位接了过来,一手牵着老妇人与她一同走进中门。
霍轻洲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触动了内心。
她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令人震惊。
以皇帝之尊,向臣子下跪,古往今来见所未见。
后堂之内。
宋染月亲自向老太傅及其子牌位上了三柱清香,感激老太傅教育之恩,辅佐之情,历数老太傅功绩,恢复了老太傅的官职,并追封老太傅为“护国公”,其孙张炳元继承“护国公”爵位。
为逝者正名,同时也是昭告天下人,皇帝有过失。
老妇人声泪俱下,携孙儿及阖府上下跪谢,“老妇人叩谢天恩,有皇上这句话,老夫君就是在九泉之下也得以安息。皇上皇恩浩荡,圣明古今罕见,老妇人替老夫君感到欣慰……”
“老夫人快快平身,朕有愧于老太傅,有愧于张家,将来朕九泉之下再向老太傅请罪,”宋染月挽着她的手,搀着她坐下,心情沉重,“皇帝一人之过,累坏天下臣民,朕不是个好皇帝,配不上老夫人的赞扬,惟愿今后朕不负天下臣民。”
“皇上圣明……”
老妇人泪眼婆娑,心中的愤恨顿然消失。
古往今来,又有那一位皇帝甘愿认错。
宋染月此举无疑是打破了先例。
只见宋染月来到少年张炳元面前,沉声道,“炳元,今后你继承你祖父爵位,定要好好的孝顺你祖母,好好读书,将来等你长大了,朕再让你入朝为官,为国效力。”
少年张炳元板着脸,一副大人模样,一本正经的说道,“祖父曾经教育炳元,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皇上贵为一国之君,哪怕是错了也不能认错。因为皇上无错,错的是臣子,炳元一直以为祖父说的不对,可现如今看到皇上,炳元这才知道祖父临终遗言为何意,炳元已经长大,愿意追随皇上远征兰国,杀敌立功,不愿继承祖父之荣!”
一番话,让宋染月震惊。
十几岁的少年却有鸿鹄之志。
在大周朝,“护国公”不过是虚名,是皇上为了奖励有功之臣给的虚衔,不得继承,可宋染月为了弥补张家,打破常规,已经是破例,不想张炳元不愿意接受。
宋染月重重的拍着他的肩膀,感慨道,“张家代代出忠臣,炳元好样的,不过战场凶险,你是张家唯一的血脉,朕已经对不住老太傅,不能让张家的唯一血脉再出任何问题,你在家中好好读书,将来国家复兴,需要到你。”
“谢皇上!”
张炳元毕恭毕敬的叩拜,一言一行不卑不亢。
见状,宋染月对他的好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