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把这个人选送到惜春面前,惜春一看到对方痴迷于画画就同意了。不过,贾家三兄弟和三妯娌还是想要想办法让惜春和刘家小公子先见一面,确定了惜春的心意,才会正式将亲事定下来。女子成亲,不亚于第二次投胎,怎么慎重都不为过。
贾家是女方,当然不会主动上赶着男家。贾家只要把贾家最小的姑娘要相看了,姑娘善画爱画,想要找一个和她有同样爱好的人这样的话传到刘家夫妻耳朵里,只要刘家有心,自然就回找人说和了。
刘家夫妻也在为小儿子的婚事发愁。小儿子这副痴迷于画画的样子,有心上进的姑娘和姑娘家里都不愿意啊!成为一代大画家哪有那么容易,可能最后饭都吃不上啊!正在这时候,贾家最小的姑娘选婿的条件传到了他们夫妻耳朵里。
刘家夫妻一听,这条件不就是为我们家小儿子设立的吗?合适啊!虽然刘家觉得自家还够不上贾家的门第,但是贾家三姑娘四姑娘的未来夫家也不比自家强多少,可怜贾家并没有把姑娘嫁入高门的意思。自家找人去说和说和,如果成了,自家小儿子就不用愁了!
刘家夫妻辗转找了能和贾家搭上话的人来试探,贾家并没有一口回绝。这就是有戏了,刘家夫妻精神一震,没有一口回绝就大有可为,一定要想办法把贾家姑娘给小儿子娶回来。娶了贾家姑娘不说别的,贾家那些贵戚们只要能有一二表示一下对儿子的画作的兴趣,小儿子未来的路就好走很多!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刘家夫妻的想法贾家兄弟心知肚明,不过贾家也不在乎这些。贾家只在乎自家姑娘以后的日子过得如何,对方有所书,就不敢对贾家姑娘不好。左右刘家的所求,对贾家不是什么难事。贾家三兄弟也看过刘家小公子的作品,确实有几分灵气,贾家三兄弟自认为都不及,帮他一下也没什么不甘愿的。
贾家通过中间人转告刘家夫妻,说:“贾家姑娘爱画善画,只愿寻一志同道合之人。可是我们做哥哥嫂嫂的却希望男方能真的看中我们姑娘本人,而不是看中的是贾家。我们安排男女双方见上一面,双方能相互看上最好,不能这事就不用谈了。”刘家就知道,贾家是真的疼姑娘的人家,不然不能这么在乎姑娘本人的想法。
刘家夫妻对刘家小公子说:“我们给你看中了一个未来媳妇人选,但是能不能娶回来还要看你自己够不够努力。人家姑娘也不要求未来夫婿做官,只要求对方爱画善画,因为姑娘本人就是善画爱画的。”
刘家小公子一听说女方也是善画爱画之人,心里就愿意了。能找个志同道合的妻子不容易,刘家小公子也是聪明人,不然也不能成为少年举人。为了娶到志同道合的妻子,他为愿意为止努力一番。
于是,惜春和刘家小公子相看这天,刘家小公子打扮的玉树临风,风度翩翩;惜春也被嫂嫂们妆扮的自然活泼,精致漂亮。贾家姑娘生的都不差,惜春又是心思纯澈之人,虽然没有被特别偏爱,但是姐妹们被一视同仁,也没有被亏待。所以惜春是真正的拥有赤子之心之人,只要被她认可,她就会真心以待。
刘家小公子和惜春见面这天,两人都是抱着诚心而来。这时候的相亲,其实少有不成的。能走到相亲这步的,基本上都是长辈们已经都没有已经,让男女双方见一面,双方都愿意就可以定下了。
相亲见面的时候,男女双方当然都会打扮一番,这时候女儿家少见外男,能见的都是自家兄弟;相印的男方见的别人家女孩儿也几乎没有。这样一来,没有见过几个姑娘的大男孩和没有见过几个男孩的女儿家,各自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相亲,哪有看不上的呢!
惜春和刘家小公子当然也是如此,加上“志同道合”拥有共同爱好的滤镜,男女双方回家后都表示了同意。这门亲事几天顺理成章的定下了。
刘家夫妻怕有什么变故,在贾家表示同意之后,火速请了官媒上门正式定下了刘家小公子和惜春的婚事。荣国公府里最小的姑娘也有人家了!
隔壁宁府,贾珺(贾敬之女,贾珍胞妹)的亲事也定下了。宁府的儿媳妇都是来自书香人家,这三代唯一的女孩儿,未来夫婿也是读书人家的男孩子。不过贾珺和惜春年龄还不大,婚事虽定下了,还要晚两年才出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