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延师宋玉(2 / 2)

宋玉答道:“昔屈师涉江而去,晚生勉力为之招魂,而未建祠祭祀,屈师魂无所依,更无香火可受,魂无所安,幸得汩罗江边楚民感其德,建有一小庙,然距今亦有三十余年,此庙已破败不堪,小生前者忙于官事,兼之朝中小人绊足,无暇前往修缮,现我已是白身,自当前去,为屈师再塑金身,使其精神不灭,万古长存。”

梅路听了,对宋玉的人品更加赞赏,细心的梅路也留意到宋玉的行囊,并不象身怀重金的样子,那修缮屈子祠的经费自然就有问题了,又不好直接问他有没有足够的钱去修祠,只好对宋玉说:“我亦有先生此心久矣,只是未曾成行,先生此次既有此意,我当略尽绵力,派人一同前往,万望先生相允。”

宋玉一听就知道是梅路看出他没有足够的钱去建祠,又顾及他的面子,他原本想向地方官府和民众募集资金,梅路此举解决了资金问题,建祠的速度也就更快了,当然没有推辞的道理:“梅王说哪里话,屈师亦先生故人,梅王既想尽心,我岂敢相阻?”

“先生当盘恒些时日,我等略尽地主之谊?”梅路虽属留客,也只是礼貌性的,无可无不可。

宋玉倒也爽直,答道:“行程既已确定,便当尽快启程,速去速回,我意回来为小王子抓周助兴,梅王以为如何?”所谓抓周,就是婴儿在满周岁时,摆上若干物品,让他随意抓触其中一件,以此初步判断他的成长方向,由于这个仪式关系到小儿今后的发展前途,所以在民间看来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

“先生能到,当请先生为孙儿主持抓周之礼!”在古代,主持抓周之礼的都是受人尊重的长辈,梅路请宋玉为孙儿主持抓周之礼,足见梅路对宋玉的重视,而这种重视,会让宋玉对梅军的教育会更加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