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惊蛰之后,就开始有虫子了,梅绢便让人在晚上在鸡谷点些桐油灯,诱来虫子,让鸡捕食,鸡晚上当然不会捕食,把虫子诱进鸡谷,第二天鸡就可以捕食了。
总之,梅绢想了这个时代所能想到的所有办法来养鸡、养猪。粮食的话,人吃了都嫌少,不可能拿来养猪养鸡。
半年时间过去,小猪和小鸡都长大了不少,不过距离收获还有点距离,鸡还没有产蛋,猪也没有到交配的时候,要有肉和蛋产出还得两到三个月。
猪山和鸡谷也算是走了正轨,梅溪也早就没管这些事了,她交给了梅大的老婆梅大娘子管去了,她和梅江也着手准备山外的事务了。
说实在的,在梅山看重养猪和养鸡的人很少,也就是梅绢强调要养,隔三差五就会问养的怎么样了,甚至还时不时地要人带他去察看,梅林他们见梅绢如此看重这件事,基于对梅绢的信任,也便认真地交代了下去,让人务必养好。
梅绢呢,还指望着猪山鸡谷来改善军队的食物结构,强化士兵的单兵素质训练。可以说他的军队还等这些猪和鸡来下锅呢。就因为怕营养跟不上,适得其反,除了侦察队之外,梅山的其他几百军队士兵还没有推行梅绢现代式的体能训练,目前还是按原来的模式训练。
再说,梅绢还有一支童子军在来的路上呢。按梅绢的设想,这一支童子军将来会和自己一起长大,是自己绝对的班底,这些人绝大部分会是自己的臂膀、心腹,征战天下,稳固梅山的根本。这些人的营养和肉食也得靠这猪山和鸡谷。
嗯,也快了,大概入秋吧,鸡就能产蛋了,而猪也要开始繁殖了,最大到明年,猪山里的猪和鸡谷里的鸡就会成倍地增长,到那个时候,要不要再发展几个呢?
为了梅山的未来,猪和鸡的养殖,怎么重视,怎么发展都不为过啊!梅绢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