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营兵马的到来,让张献忠实在是吃了一惊,他没想到崇祯帝竟然这么下本钱,真是有点出乎意料了。
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这样再打下去自己实在很不上算,所以他决定暂时退兵,凤阳防御战暂时告一段落了。
张献忠有四大义子,孙可望是首位,还有一位是后来名震天下的李定国。
李定国正在黄河渡口大战刘泽清,关键时刻,却接到了张献忠的调令,让他撤兵回援。
本来明军已经快要撑不住了,这个操作去使得刘泽清反败为胜。
李定国虽然遵命撤兵,却急于要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张献忠告诉他说。
现在我们刚刚和凤阳进行了一场大战,现在崇祯派了御营兵马增援,可望又断臂受伤,只有调你回来才靠谱!
李定国已经完全明白了,对于他来说,义父如同是他的生身父母一般,因此这个安排他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凤阳解围之后,凌慕云马上修筑城池,并且让大家轮番休整。
大家都觉得这应该算松了一口气,就连杨天麟也觉得自己来了这一趟,实际上起了个观摩的作用,还没等怎么打仗就打完了。
周铁胆也松了口气,笑着对凌慕云说。
看来是我们高看了大西军了,他们也无非就是这点本事,还没等怎么动手就已经撤军而去了,看来只会捏软柿子,动真格的不行!
凌慕云却摇了摇头说。
大西军绝对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放弃的,他们只不过是暂时的退却,很快就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凌慕云的话让全场的气氛陷入了冰点,但是这的确是一句大实话。
这时,斥候兵忽然跑进来,对在场的军官们说道。
禀报各位大人,刚刚传来最新消息,张献忠部卷土重来,再城外三十里扎营,并且调来了一员大将和八千名精兵!
杨天麟对张献忠的增兵添将嗤之以鼻,他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凤阳城还是凤阳城,他们来多少人,我就让他们留下多少尸体。
凌慕云却对那斥侯兵说道。
你们可曾探查清楚,新来的这员大将是什么人?
斥候兵点点头,回答说。
我已经探查清楚了,叫做李定国,是张献忠的四大义子之一,本来是在黄河渡口作战的,是临时抽调过来的。
听完这个情报之后,凌慕云忽然一愣,他虽然对大西军恨之入骨,却真的不想和李定国作战。
李定国这个名字,在后世的教科书上都有出现,基本上会被誉为民族英雄。
当然这个民族英雄是在狭义层面上来说的,但是后期的李定国和南明合作,打的风头正盛的清军屁滚尿流。
凌慕云知道这些,所以不愿意和李定国去死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