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结盟(下)(2 / 2)

丝路锦医行 玉珊瑚 1390 字 2021-03-28

他的长子赫连贵便不幸地成了他想要消灭的最后一个证据。

说起来这个赫连贵也是挺不容易的,当年他还尚未成人的时候母亲和外祖父便因着赫连阔的生性残暴而离他而去,虽然他一出生便因为赫连阔想要守住自己的地位而将其立为太子,但是,当这场政事真正出现的时候,赫连贵便在事实上变成了一个“孤儿”,尽管赫连阔这位父亲还在,但却从未正眼看他一眼,更不用说施以父亲的疼爱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些年来,赫连贵顶着一个储君的名头,但却始终被自己的同胞兄弟觊觎,谁都知道赫连贵不得宠,也都知道赫连贵的太子位坐不稳,于是,便有了同胞兄弟一而再、再而三地栽赃陷害。

早些年的时候,酒泉公赫连伦就曾经从大漠荒原里寻得一块奇石,并在上头刻了些大月食国的文字,并“一番诚心”地寻了几个属下将它悄悄地送于太子,几日后便将此事上报给了赫连阔,称太子居心叵测,欲对赫连阔行不利之事,进而夺取皇帝之位。

当时的赫连贵不知此奏从何而来,更不知此奏从何而起,于是执意前往赫连阔处与其理论。却不曾想,赫连阔真就请来了懂大月食国文字的能人对石头上的文字进行了翻译,结果,上面刻写的竟然是赫连阔最为忌讳的当年杀害后秦国君并取而代之的过往。

赫连阔本来就对这个太子不甚满意,因此赫连阔就以这个由头第一次将废太子的事情搬上了台面,好在当时一众老臣恳请陈词,且当时赫连阔忙着与他国斡旋,失不得人心,故而暂且保住了赫连贵的太子之位。

几年后,太原公赫连昌再一次故伎重演,借着赫连阔对赫连贵的日益不满,又起了哄乱朝纲、废太子而自立的夺位之心。

这一次,赫连昌把赫连贵献于父汗赫连阔祝寿的贺礼给调换了。

作为草原上的游牧者,赫连阔知道,整个草原对于牛羊的崇敬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各种吉祥或不详的征兆。

那一年,赫连阔刚好过四十大寿,他的臣下虽然对他充满了畏惧之心,但在他的生辰之际,却没有人敢不送贺礼或者表现出一副不由衷祝福的模样,因为早在立春刚刚步入新年伊始的时候,赫连阔就曾经下令所有人在他寿诞之日准备一份令他伤心悦目的礼物,否则便将他们的心挖出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做的。

显然,赫连阔这样的威胁起效了,许多臣下连着好几个日夜都寝食不安,这当中就包括了当朝太子赫连贵。他深知自己并不得父汗赫连阔赏识,故而对于准备什么材料心里并没有底。

后来,在太子府几名忠心耿耿的随从的建议下,赫连贵花了重金从于阗国那里购置了一块上好的、温润可人的和田玉作为贺礼送给赫连阔。

本以为这是一件极为普通的事情,但却不曾想,在赫连阔的寿宴上,这块和田玉已经“神不知贵不觉”地被人换成了一只刚从娘胎里拖出来的羊羔,而且还是一只夭折的小羊羔。这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吓地退后了几步。

赫连贵自己也是从头懵到了脚。而赫连阔自然不会轻易地放下这个心结,或者是说,他从来就不信任拓跋贵,此时的赫连贵就算身上长着十个嘴巴恐怕也说不清了。

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据说当日赫连阔尚未回到自己的寝宫,便刻不容缓地下令人让自己的手下前往赫连贵的住处,将他扣押起来。只是赫连贵当时看到事情不妙便先走了一步,赫连阔派去的人吃了一个闭门羹,此后,赫连贵便一直躲在城郊不远处。

原本赫连贵只是单纯地为了逃命,后来赫连阔对着满朝官吏下了旨意,声称欲废了太子赫连贵随即册封酒泉公赫连伦为太子时,赫连贵才意识到自己危在旦夕,故而起兵与赫连伦鏖战,至此,这场战事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为了让大魏在这场战事能顺利地取得胜利,怀宁王计划介入的,便是这场赫连阔几个儿子的夺位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