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雅墨清离开后,沮渠暮才开始将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王爷,这普天之下都知王爷英勇无敌,西域多国也有不少想与大魏的战神联姻交好,沮渠暮亦有此心。”
“公子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情?”拓跋琞不解。
“王爷,我这命是您救出来的,这北凉匡复一事也是拜您所赐。您也知道,原本我是想将这高昌城送交于你手,并随您南征北战,但眼下看,这心愿是无法达成了,但王爷这恩,沮渠暮不敢欠着,若是还有什么方式得以报答的话,那便是将舍妹高昌公主送入大魏,与王爷结姻,我知王爷心有所属,不求她能侍奉王爷尽情尽性,但至少也是个为王爷分忧解闷之人。”
拓跋琞对于沮渠暮的话并不意外,就他此前一直感激不尽的心思,能想出的感恩之法不外乎这几样。不过,他并不想应下这门亲事,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即便真的将高昌公主迎娶回去,他也是不会碰她的。
“沮渠公子言重了,高昌公主乃公子之妹,金枝玉叶之身,本王反倒是怕怠慢了她。若公子确想与大魏结亲,本王倒是可以回朝后,与皇帝商议,将武威公主嫁予你,公子乃一国之主、温文尔雅、谈吐有度,与武威公主自是般配得很。”拓跋琞此话甚妙,即可了了沮渠暮的心思,又可护着雅墨清,可谓一举两得。
“这……”沮渠暮有些犹豫。
“公子不必再推脱,本王自会安排妥当,让两国永交结盟之好。”
“唉……如此,那便全凭王爷作主了。”沮渠暮终究还是应下了。
“本王还有一事想向公子讨个承诺。”拓跋琞随后道。
“王爷尽管吩咐。”
“北凉眼下新兴匡复,诸事当以守住城池为要,他日若碰上柔然再来进犯,切不可重蹈你父之覆辙,被柔然和亲所蒙蔽,落得个大开城门迎贼入城的下场。”拓跋琞嘱咐道。
“父亲当初确实大意了,打开城门时并未曾想到柔然人会在城中说变即变,致使自己性命都难保。……”沮渠暮摇了摇头。
“此外,若日后大魏与柔然发生征战,本王不求北凉施以援手,只需北凉守好自己的城池,不教柔然征了去,也不倒戈至柔然一方,此一事,不知公子是否可应下?”
“那是自然!莫说与大魏结了姻,就算是不与大魏大魏结姻,柔然也是我北凉之宿敌,只要有我沮渠暮在,便不会让柔然从我处得一分一毫之助!”沮渠暮目光坚定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