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信里的内容,穆父和穆母都很高兴,之前她还发愁呢!现在不用担心了。
有了儿子的这封信,让穆父心里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穆父打算年后一家启程全都去京城,他打算以后长期定居那边,他还是不放心两个孩子在那边,想着他去以后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也能看着点。
他这几天得提前和学院的院士交接一下,自己之前教导的这批学生里大多数都在年前科考,就算他走后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白蔡知道自家年后要进京了,她还有些小兴奋,她最近真是太无聊了,这边没有什么好玩的,到那可以好好玩玩,看看这个时代的京城会是什么样的?
白蔡想快点去京城,所以她每天都数着日子过。
终于等到了出发的时候,穆家出发时拉了好几辆马车。
跟穆家走的下人大多都是家生子,全家人都在穆府他们没有顾虑。
留下的下人也不少,他们在镇里有家有业的没法跟着一起去京城,再说他们也不舍的离开家人。
穆家人带着一众队伍,浩浩荡荡的往京城的方向赶去。
赶路的日子是枯燥乏味的,穆家人紧赶慢赶在三个月后终于到达京城的地界。
众人看着京城的城门都松了口气,一路奔波真是太累了,白蔡躺在马车里还好。
穆家的下人们最惨,他们都是好几个人坐在马车里,听着不用走路坐车肯定是舒服,其实是大错特错了。
他们虽然路上不用走着来,可是下完雨路上的马车就会压出好多的车辙印,一点也不好走,一路过来他们的屁股都快磨平了。
现在到京城了,他们心里是最高兴的。
穆家在京城里有一套房子,穆父提前让管家过来收拾好了,这样直接入住省了好多麻烦。
白蔡看着精美的大院子心里感慨,看来穆家也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不过有好看的大房子住她的心情还是美妙的。
晌午吃饭时,白蔡看到了好久不见的大哥和二哥,见到人她有些认不出来了,俩人现在瘦了好多。
穆父看到两个儿子这种情况,心里十分庆幸自己过来陪他们了,毕竟俩人的岁数都不大,阅历也不够,还没历练出来呢!
他上前拍了拍哥俩的肩膀以示安慰,又欣慰的看着哥俩,觉得他们这样已经不错了。
兄弟俩看到父亲欣慰的眼神也都高兴了,觉得有父亲在身边他们都感到了踏实和满足。
穆母看着两个儿子瘦的皮包骨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哭了好久也没停下来……
最后还是白蔡劝穆母说:“娘,再不吃饭哥哥要被饿晕了,他们下午还得上任呢!”
穆母听到女儿的话才收敛一些,留着眼泪在饭桌上给两个儿子使劲的夹菜。
吃饭时白蔡看着两个哥哥十分同情他俩,明明已经吃饱了,他们看着穆母心疼的眼神又不忍心拒绝,俩人使劲往嘴里塞,把剩下的菜饭都给吃了。
午饭过后,两个哥哥一起走了,白蔡发现他俩走时,胸挺的,要多高就有多高,她想:肯定是撑着了,怕低头就会吐出来……
家里有穆父坐镇,两个哥哥明显轻松了好多,没几天两人都长肉了。
京城生活了几天穆家人适应了,也恢复了以往生活习惯,两个哥哥长肉后穆母也就放心了。
春去秋来,一晃五年过去了,穆家有了大变化。
大哥穆博昱在四年前就成亲了,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俩兄弟一个三岁,一个刚满一岁,特别淘气。
经过几年在外的磨炼,大哥有种老谋深算的感觉了,不过要是碰到一些大事,他还是愿意找穆父给他参详一二。
二哥穆博睿去年刚成的家,现在俩人还在蜜月期,目前还没有孩子。
二嫂是他在庙会认识的,二哥费尽心思的打听出女孩的身份,回家请穆母找人上门提的亲,当时俩人还成了一段佳话。
三哥还没有成亲,穆母问他:有没有看上的女子?他老说不着急,不过他现在完成了儿时的梦想,已经是军队里的武将,位居四品。
在这几年里大哥和二哥的官位提升了一级,现在他们彻底的成为了太子的党羽。
四年前,太子私下悄悄出现在穆家的别院,当时穆父和穆家兄弟一起跟他畅谈了好久。
从那天以后,太子总会时不时的出现在穆家的院子里,穆府都快成了他自家的后花园了。
现在皇帝的身体不太好,渐渐走了下坡路,他为了以防万一,年前就宣布退位,把太子推上了皇位。
太子登基过后,他则找了个寝宫养病去了。
老皇帝宣旨退位让贤,就算那些人想蹦跶,也没办法,只能私下给新皇弄出点麻烦,不过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的,不足为惧。
新皇登基后宫空虚,朝堂上的众位大臣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联名上奏,请求皇上广纳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