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姜源点点头,“那爷爷你刚才说的反过来反噬是什么?”
姜成子解释说道:“一般来说,器灵比主人强大或者主人无法满足器灵一些需求,器灵会选择离开或者反噬主人。当然,这种概率小的可怜。王一就不一样,他是受到反噬之后,战胜了器灵,把灵魂融进了神器中,神器不毁,他就不会死,算是另一种的长生。但是我为什么说这种情况不可能呢?”
“是啊,为什么?”姜源也好奇。
“你想,如果主人强大,器灵不会选择去反噬,因为那样,失败了就是器灵自己消失,如果器灵反噬,说明主人弱小,那主人必定打不过,这种器灵反噬然后没打过的情况我真是闻所未闻。”
“那会不会是主人主动反噬器灵。”姜源问。
“当然不会!”姜成子敲了下姜源的脑袋:“反噬只有器灵才可以,主要器灵出来进入到主人身体里,破天剑可以蕴藏在你的身体里,你不可以藏在破天剑的剑身里面是一个道理。”
“这样啊。那一哥真奇怪。”姜源说道。
姜成子点点头,“王一的问题不好说,总之他现在和神器融为一体,身体强度就是神器强度。你再见到他,把这个交给他。”
姜成子手中一本红色书籍出现,姜源低头看去,是一本《炼器宝典》的书。
“这个是炼器的,反正他的身体就是神器本身了,直接炼自己,就行了,神器的威能蕴藏在他的血肉中,多尝试几次就能够使用了,不然浪费了。”姜成子说道。
“还有就是你的事情。”姜成子说着,手指点了下姜源眉心的竖眼。
“这么说,因为种族不同,时期不同,同一种东西称呼不一样,而且世界很大,很多天材地宝长相差不多也很容易认错。你吸收的那个晶体,其实是应龙一族的龙尸产生的一种能量体,应龙一族比较强大,即使死后肉身中也蕴藏着强大的能量。”
“这种能量主要是炼体和灵魂的,因为应龙一族的攻击主要是肉身和灵魂。他们的灵魂秘技是一种叫做八极摄魂的秘技,据说是一个失传的,即便是当时失传,也非常厉害。修炼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当时应龙族会的也不多,多的话也不至于失传。”
“爷爷你是说我的这个就是?”姜源指着自己的眉心,然后把应龙龙魂的事情告诉了姜成子。
姜成子听完也是楞了一下,“你在那山洞中还有这么一段?”
姜成子没想到,原来自己也有失误的时候,难怪姜源出来之后身上杀气这么重。
姜源也是惊讶,感情自己在一边打僵尸士兵,姚曦他们在打木人桩?!
倒也不是姜源他们没有聊,主要是出来之后就在鲸鱼肚子里,出来之后为了不在思想鲸鱼肚子里发生的事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但是人族和龙族修行方式是不同的。”姜成子说道,然后帮助姜源修改了一下这龙族秘术,姜源眉心的竖眼也终于能够隐藏在皮肤之下,之前的竖眼给人的感觉的就是姜源的脑门被人打肿了,紫黑紫黑的。
现在的竖眼,则是一枚呈现出淡黄色的眼睛,姜成子推断出这是进化了。
现在的姜源只要吸收一些带有浓郁的阴寒属性的天材地宝就可以进化眉心的摄魂眼。当然姜成子是不会帮助姜源的,毕竟有些东西,还是自己慢慢来提升才能够达到历练的效果。
爷孙二人在山顶聊了很多,从过去的故事,到碎片世界历练,再到未来的路,天下大势,等等一系列。
但是姜成子不知道的是,王一的特殊是当初伏羲帮助的结果,紫金冠吞噬了王一灵魂,霸占了身体,伏羲为了救一下王一,抹去了紫金冠的器灵,原本被吞噬的王一灵魂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紫金冠的新器灵,但是身体也是王一的,因此王一的肉身和紫金冠在灵魂的作用下融合为一,也可以单独的出现。
伏羲的出现,是姜成子无法得知的,除非伏羲原意。
几天后。
虞长老看着十一名少年。
虞长老说道:“今天,先给你们科普一下我们的礼仪。”
“首先,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礼仪的起源,按荀子的说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在礼仪中,丧礼的产生最早。丧礼于死者是安抚其鬼魂,于生者则成为分长幼尊卑、尽孝正人伦的礼仪。”
“政治礼仪里面有的第一个是宗庙之祭,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的位置,天子、诸侯设于门中左侧,祭祀时还要卜筮选尸。尸一般由孙辈小儿充当。庙中的神主是木制的长方体,祭祀时才摆放,祭品不能直呼其名。祭祀时行九拜礼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宗庙祭祀还有对先代帝王的祭祀。”
“然后是相见礼,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平民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施礼。外别行四拜礼,近别行揖礼。生活上和你们有关的就是即将到来的成年礼。”
虞长老润润嗓子,继续说道:“介绍完了,接下来我们就慢慢学吧。”
“是。”
十一个人双手抱拳,置于身前,弯腰齐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