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我的世外桃源(2 / 2)

我有些不耐烦道:“好了,承泽哥哥,把电话给我大哥。”

文宣又唠唠叨叨地叮嘱了一番,最后约定每周往家里打一次电话报平安,才算挂掉了电话。

我长出了一口气,抬头望去,才发现黑夜已经来临。

远处的山洼里能看见星星点点的灯火,正是路校长家的那个小村子。

还有一点灯火的亮光自山下传来,我知道那是于珲点亮了学校的灯,在等着我回去。

于是我摁亮了手机,权作手电筒,照亮了下山的路。

第二天清早,我被一阵啁啾的鸟鸣声唤醒,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身处柳条沟中的春芽小学这一事实,不禁立即高兴起来。

我穿衣起床,拿了脸盆去厨房打水准备洗漱,就见于珲正在灶台边忙碌。见我进来,他露出了一抹干净明朗的笑容,开口道:“早啊文芯!我刚刚烧了开水,等下拿你的暖壶来灌满,二十分钟后来吃早饭。”

我笑着跟他打了招呼,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于老师,辛苦你了!”

于珲道:“干嘛这么客气?做这些累不到我的。”

我点头笑道:“好吧,那我也不跟你客套,不过我要跟你学习怎么用这个大锅做饭,说实在的,我还从来没有吃过自己做的饭菜呢!”

于珲呵呵笑道:“好啊!那我可要当你的师父了!”我们都哈哈笑了。

洗漱结束,开始用早餐。主食是昨天自路校长家带回来的饺子,此外还有一碗香喷喷的小米粥和两碟小菜。其中一种是用这山上的野菜做的,微微发苦,回味却有余香在口,非常好吃。

饭毕,我主动清洗碗筷,之后问道:“于老师,今天我们有什么工作吗?”

于珲道:“也没什么要紧的工作,就是我们的房子顶上有几块地方的瓦片需要更换,否则下了大雨就要漏水。前两天路校长就是在爬屋顶的时候伤了腰,而我又爬不得高,所以还没有完成。”

我拍手笑道:“我来啊!登高爬梯可是我的强项,我最拿手了,哈哈。”

于珲有些意外道:“文芯,那恐怕不行,你一个女孩子,怎么能让你干这种工作?”

我大步走到外面,一边将一架木梯靠到屋檐下,一边大声道:“于老师,你若不相信的话我就来给你表演一下我的飞檐走壁神功!”说着就要往上爬。

于珲急忙阻止道:“等等文芯,你不必表演了,我信你。只是,漏雨的地方不在这边,还有,你空着手爬上去要拿什么来修屋顶呢?”

我一拍脑门笑道:“还真是的,怪我糊涂。那么你告诉我该从哪里爬上去,瓦片又在哪里。”

于珲一边拿了一个背篓出来,一边指着墙角的一堆灰色瓦片道:“喏,瓦片在那里,要背着瓦片爬上屋顶,还有,屋顶是斜坡式的,你一定要注意脚下,千万不要滑下来。”

我看他一脸紧张的样子,不禁呵呵笑了起来,一边将一些瓦片放进背篓背在背上,一边笑道:“于老师你放心,我曾经从二楼的教室直接跳到地上而毫发无损,放心,小爷练过的!”

我一得意便有些忘形,竟然又信口开河自称“小爷”起来,看着于珲眼里掠过的一丝惊讶,我有些尴尬地清了清喉咙道:“对不起于老师,我有些放肆了,以后一定注意,呵呵。”

说完我就去搬梯子,于珲急忙跟上来帮我将木梯架到一间教室的屋檐下道:“这间教室屋顶上有三处破损的地方,先修这间吧!”

我笑道:“好嘞!”手脚并用向上爬去。

说真的,后背瓦片的分量还真是不轻,但是我不想于珲担心,便装作轻松的样子一路爬到了屋顶。放眼望去,果然有几处的瓦片已经呈粉碎状。

我小心翼翼地放下身后的背篓,稳住了身体,先将自己背上来的瓦片取出放在一边,之后将破损的瓦片一块块放进背篓里,又将新的瓦片按照其他瓦片摆放的样子一一放好。最后又悉心地检查一番,觉得一定不会漏水了,这才又背起背篓,小心地爬下来。整个过程大概用时半个小时。

回到地面上,刚刚卸下背篓,于珲就递上了一杯白水道:“怎么样?累了吧?”

我看着他紧张得愈发发白的脸色,不禁笑道:“还好了,于老师,都说了不用担心了!”

于珲笑不出来,叹口气道:“唉,本来该是我去做的……”

我急忙打断他道:“说什么呢!这可是我最喜欢的运动呢!君子不夺人所爱!嘻嘻!”

于珲也笑了。我稍微歇息了一会儿,又将梯子移动到下一处,继续工作。就这样,一直到上午十点钟太阳又开始肆意挥洒热情的时候,我已经将所有破损的地方全部修补好了。

虽然我的身体一向强壮,但是这将近四个小时的辛苦劳作还是令我几乎筋疲力尽,当最后站在地面上的时候,我的双腿软的几乎要迈不动了。喘着粗气回望着面前的房屋,脸上露出了微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于珲看着我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我心中没来由地有些慌乱起来,急忙道:“于老师,我先回去换件衣服,你也休息一下吧!”

于珲叹口气道:“文芯,该休息的是你啊!你好好休息一下,等下我来叫你吃午饭。”

我笑着点头,回到自己的房间,先是用毛巾蘸水擦拭了身体,之后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将换下来的汗湿的衣服泡进水盆里,心想先睡一觉再洗衣服,就一头扑在床上睡了过去。

这一觉睡得香甜,直到于珲将我叫醒。我跟着于珲走向厨房,发现换下来的两件衣服已经洗干净晾在操场边了。

我有些不好意思道:“于老师,是你帮我把衣服洗了?”

于珲道:“我见你睡得好香,就想晚些再叫你吃饭。闲着没事,就顺手帮你洗了衣服。文芯,你会介意吗?”

我笑着摇头道:“你好心帮我洗衣服,我有什么好介意的!感谢还来不及呢!”

于珲笑笑道:“那就过来吃饭吧!”

我向饭桌上一看,只见主食是一小盆米饭,是用大米和小米两种粮食制作的,当地人叫做“二米饭”。还有两盘青菜,一样是炒豆角,一样是凉拌茄子,还有一盘炒的很嫩的颤巍巍的炒蛋。此时已经饥肠辘辘的我不禁食指大动,急忙道了谢,坐下大吃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过得风平浪静,每天跟于珲一起修修教室里的桌椅,平整操场,侍弄花草等等,我都干得十分开心,觉得非常新奇,充满乐趣。

于珲惊讶于我的与众不同,渐渐地也变得不那么拘谨。我们之间就像认识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配合默契,相谈甚欢,就连称呼也都变了,我叫他“老于”,他叫我芯哥(这个称呼原本是顾思恒的专属,有一次我偶尔提到了那个花美男院草,于珲竟然也学顾院草这样叫我)。路校长刚开始的时候很是不适应我们的叫法,后来也就慢慢接受了。

闲暇时间我就带着我的相机满山乱转,拍摄一些风景,也拍摄一些人物。当地的老百姓渐渐地都知道了我是支教的老师,对我格外热情,任凭我拍摄,还不时的送我一些蔬菜瓜果尝鲜。我还专门拍摄了一组蔬菜瓜果的写真发给了一家杂志社,获得了若干稿费。

开学前的一周,我独自一人下山去了一趟县城。由于连续两天下雨,汽车不通,我不得不在那里住了两天。一天早上醒来我忽然脑洞大开,打听了当地的二手车市场,在那里转悠了小半天,最后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一辆二手摩托车,并且将车子开到一家修理铺进行了大修。

那修车的小师傅年纪跟我差不多,再三地向我保证这车子至少一年之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他听说我是山沟沟里的支教老师,临走时还送了我一只崭新的塑料油桶,用来装汽油,我又自掏腰包买了一只崭新的头盔。

第二天,雨过天晴,我将这几日在县城里采购的一些用品和食物打包好,连同满满一桶汽油一起都固定在摩托车后座上。之后戴好头盔,雄赳赳地跨上我的“坐骑”,踩下油门,在机车的轰鸣声中一路赶回柳条沟去。

我虽然从未骑过摩托车,但是自行车是自三岁起就骑得非常熟练的,因此这摩托车在我的手里也就没什么难度。路上车辆不多,我不断加速,只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就赶回了学校。正在操场上拔草的于珲被我惊得楞在了一旁。

我停好车子,摘下头盔,得意洋洋地向他打招呼:“喂!老于!别愣着了!我给你买了好吃的了,快来帮我。”

于珲这才放下手里的活计,走过来帮我把东西卸下来,一边搬到房间里一边道:“芯哥,你胆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大。请问你有驾照吗?”

我呵呵一笑道:“当然没有,我的驾照还得个把月才能下来呢,但是是小型车的驾照,也不是摩托车的哦!”

于珲摇头笑道:“那你就不怕交警办你个无证驾驶吗?”

我哈哈笑道:“哎呀老于,干嘛那么死心眼儿?我又不会每天都去县城晃荡,偶尔去一下,哪里就会被抓到了。”

于珲无奈摇头苦笑,帮我将那桶汽油放到我宿舍的墙角道:“这汽油一定得看好了,可不能叫孩子们乱动。”

我笑着点头,又紧了紧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