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平时,李燕害起羞来那绝对会是一番鸡飞狗跳。
可是如今大战在即,李燕却闹不起来了。
连续多日的奔波,已经让李燕的身体疲惫至极,可是这一夜,李燕却说什么也睡不着了。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考虑着一些诸如顾瞻受伤,弟弟受伤之类的事情,直到顾瞻他们点兵出阵,李燕也没能成眠。
为了不让孔铭和顾瞻担心,李燕强压着自己的冲动,没有冲进队伍,与他们并肩前行。
待到天亮时分,滕逸和点齐了营中剩下的兵将,李燕也是一身干净利落的男子打扮,陪同在滕逸和的身旁。
看着李燕反常的平静,滕逸和不禁在心中轻叹了一声。
说起选择妻子,他熟识的这些人中,估计没有人比顾瞻的眼光更好。
这样一个有勇有谋,懂医术且知进退的女子,若是自己比顾瞻先认识一步,估计也会抓住不放的吧。
滕逸和他们一行人一如往常一般有条不紊的前行着,远处,已经隐隐地传来喧嚣之声。
李燕微微皱眉。
县主可是有什么不适?滕逸和问道。
李燕摇了摇头,只是闻到了血腥气而已。
血腥气?我怎么没有闻到?
李燕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催着马与滕逸和并肩而行,我这人,天生了一个好鼻子。
滕逸和先是一怔,然后失笑道,这也是天赋异禀了。
李燕只是微笑,却没有说话。
说起来,李燕曾经与滕逸和也算是有过一面之缘。虽然经过这么多年,滕逸和的样貌也从一个少年的青涩模样慢慢长开,可是身上那个味道却是未曾变过。
对于滕逸和,李燕说不出自己的好恶。
他曾经在灯阵外说过不会让兄长蒙冤却失了信,当年的李燕也是怨过的,可是如今想想,不管当年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滕逸和没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必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但是理解归理解,可是让她对一个失信于人的人有什么好感,李燕还真是做不到。
而且,不管滕逸和为人究竟如何,李燕都没有兴趣去了解。
别说像滕逸和他们这些生长在那高墙之内的皇子和公主,就算是后来嫁进那高墙之内的女子,无论哪一个对李燕来说,都不算是个真正的人。因为在他们身上,李燕找不到属于人类的正常情感。
感觉到李燕对自己的疏离,滕逸和只报以淡然地一笑。
他们这样的人没有朋友,这是不争的事实。
很快,他们就到达了滕逸和与顾瞻约定的地点,滕逸和一声令下,众官兵迅速分散,隐藏在了山林之间。
报,王爷,北羌人正在攻城,鲁国公此时正在靖安关城头与北羌人作战。传令兵驾着快马来到近前,顾副帅派小人前来禀告王爷,请王爷在他们冲杀之后,擂鼓支援。
滕逸和点了点头,回去转告副帅,就说本王让他们放手一搏,本王必会在后面给他们造足声势。
得令。
传令兵领命之后,拔转马头再次冲回战场方向。
滕逸和伸手从亲随手里接过千里眼,望向靖安关,果然见鲁国公此时正站在城门上,在两个护卫的陪伴之下,指挥官兵与北羌人作战。
滕逸和不禁眯了眯眼睛,若大个靖安关,此时站在鲁国公身边的竟连个副帅都没有,可见靖安关此时的情况已经危急到了何种程度。
滕逸和将手中的千里眼递给李燕,李燕先是一怔,不过还是接过了千里眼,看了过去。
城头上,一位看上去四十出头的将领正专注地注视着前方的战事,而在他身边站着的,正是弟弟李旭。
看到李旭的一瞬间,李燕几乎将手里的千里眼捏碎。
李旭身上的甲胄早已经看不清楚本来的颜色,可他胸前裹着的白布上,那醒目的暗红色却刺痛了李燕的眼睛。
可是眼下李燕绝计不会因为自己的冲动而破坏了顾瞻他们的布置,只得连着深吸了几口气,才压下了心头的怒火。
县主
看出李燕的情绪不对,滕逸和关切地想要询问,却见李燕冲着自己摆了摆手。滕逸和见状只得收起了自己还来不及表达出来的关心。
靖安关城墙之上。
主帅,请给属下一支人马支援左翼。李旭对鲁国公高声说道。
鲁国公眯着眼睛看着已经勉强支撑阵型地左翼,摇了摇头,莫急,再等等。
可是
这是军令,不得多言。鲁国公高声喝道,他看向李旭教训道,本帅知道你武艺精湛,可你觉得钟将军比你如何?小小年纪,不要不知天高地厚。记得本帅交给你的任务,如若今日靖安关不保,你身上肩负的就是大翊与北羌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李旭默然,没有抗议。
他何尝不知,鲁国公是想保护自己,所以才会交给自己这么个负责报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