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一直想写一个系列的文字向过去致敬,却一直被岁月拖着、折磨着,当然这只是懒人的说辞,时间是不曾亏欠任何人的——从过去到将来。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写一些迎合当下的文字,难道只是为了追求你的梦想?
我倒是没有那么高尚,梦想这个东西我应该是没有的,只是因为兴趣。真正喜欢一件东西不容易,她是会让你着迷的,这一份情,不逊于你另一半。
虽然我目前并没有。
接着又说到了你们感觉最枯燥的点——武侠小说。
从前提过太多这方面的事,对很多人造成了很多“无聊”的“影响”,谨在此示以真诚的歉意。
今天,再多提一句个人对于这类小说的看法。
她讲的不是爱恨情仇、打打杀杀,她说的是人性是哲理也是情怀。
所以,我本人对那些所谓的“热血爽文”是排斥的,倒不是自命清高,也没有这样的资格,只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
我生活上也是这样的性格,对于不喜欢或者不感兴趣的人和事向来都是避的远远地,在我眼里这是一种立场,在别人眼里这就是迂腐、死板甚至于古怪。
但是我从来不愿多做解释,因为真正懂你的人才是朋友,而对于不了解你的人说再多也只是竹篮打水。
其实本来的书名为《追忆》,只因此书名已存在才改成《溢清寒》,“溢清寒”三字取自于苏东坡《阳关曲·中秋月》的“暮云收尽溢清寒”。
追忆,是对过去的一种致敬和回忆,清寒有清朗寒冷之意,大抵也算得上江湖的一番写照。
至于未来如何,自有后人评判。
2江湖阁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江南小镇,西湖北边。
车马奔腾、酒旗招展,一片繁荣景象。
却被一个精致、典雅的酒楼揽尽了风头。
首先这酒楼的牌匾和门口的对联就显得别具一格。
都是用的上好的大理石,平整光滑,令人赏心悦目。
字像是用剑气刻上去的,笔锋刚劲,字体飘逸却又入木三分。
牌匾上写的是:江湖阁
上联是:万水千山一碗端尽
下联是:武林豪杰皆在吾心
两旁落款就更为独特了,同样是剑气刻的小字,而且口气真是不小。
右边写的是“天下剑法秋风道长称第二!”,左边写的是“放眼江湖哪个匹夫敢争魁?”
里面的布置也不落俗套,阁中房梁、房柱、隔板、楼梯等都是采用的上好的楠木,桌椅、门窗用银杏木精心雕琢而成,表面还裹了一层褐色的树脂,典雅却不俗气。楼梯口连着条笔直的过道贯穿整个酒楼的东西,正好将酒楼分层南北两个部分,每边用隔板分隔成一个个大小适宜的房间,为了保证过道通畅从而方便小二来回奔走,隔间的门面向过道且采用的是推拉门。隔间中间东西墙上都挂有剖有名气的书画,或山水、或人物、或飞禽走兽,四个角落摆放着唐宋时期的青花瓷,瓷器当中还插放着香气浅淡的叫不上名的花卉,让人心旷神怡。就连这窗花也极为讲究,一看便知是雕琢于名家之手,过道尽头有一个女子正在用指尖拨弄着瑶琴,曲子欢快悠扬却又不乱人心耳,整体就突出一个字——“妙”。
这个酒楼最与众不同的便是——它有十一个掌柜,而且各司其职,承担了酒楼里所有的大大小小的事物。
秦风流,男,二十有八,江湖阁掌柜中年龄排行老二,广州府人,对算术易理颇为精通,善于与宾客交流,脸色偏黑,但五官端正,长相俊朗,尤其爱调侃涉世未深的少女,人送外号“西湖北最风流”。
自然,老秦正是柜台前负责收银找钱把弄算盘的正儿八经的掌柜,酒楼中所有与钱有关的买卖都得经过他的手,为此他在其他掌柜面前也是神气的不行。
好嘛,管钱的都是老太爷,也就由得他去了。
来酒楼吃饭住宿的客官每日都会排队排到西湖南边,为此负责酒楼安全问题的小白可又多了件麻烦事,门口挂一个账本,专门用来给那些排队的人登记所用,万一今天打烊前还没排进来,明日还能接着排,也算是满足大家的需求。
但是小白就不乐意了,江湖阁总共就三层,加起来不过六十间房,其中还有住宿的客房,满打满算最多也只能同时招待三百六十人,而每日慕名而来的客官数以千计,为此这十一个掌柜也是好好商榷了一番,针对这个问题最终做出两个改进。
一、每次进来吃饭喝酒的客官所花的时间不能超过半个时辰(古代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客官单次入住时常不能超过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