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知道失落说明还有人性(1 / 2)

“就这么说定了,现在就去衙门办手续。”

三人眼神交流后又都点了点头,最先说话的那人使劲点了点头对张帆说道。

事情到此再没意外,张帆和三人去衙门办好手续,那三人卖了祖产,情绪多少有些失落,不过失落没一会便高高兴兴的分钱去了。

张帆暗暗摇头,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败家子,好在骨头没全部烂掉,知道失落说明还有些人性,不然就只能称他们为人渣,不过也和他没关系了。

没多久张帆又重新回到酒楼,其实这酒楼过了百年,木质并未腐朽,刚才掰下来的那一块是张帆动了真气暗劲才掰动的。

而酒楼的内部装饰经过时间洗礼,沉淀出一种古色古香的雅意,对这些内饰张帆也不准备大改,五十金能拿到酒楼,他觉得自己赚了。

酒楼已经挂牌暂停营业,厨子和伙计们忧心忡忡的坐在大厅里,气氛沉重,看到张帆回来不由都站起来,等着张帆宣布好的或不好的消息。

这些人就像最初那个伙计说的,好多都是几代人都在这座酒楼谋生,如果新东家不再需要他们,那他们只能另谋生路。

“想必你们已经知道了,我就是百味楼的新主人。”张帆看着他们说道。

“见过东家。”

百味楼一共三层,后厨人员加上跑堂的伙计有十个人,此时十个人都主动向张帆问好。

“各位放心,我对店里的伙计和后厨师傅们都比较满意,如果没有意外,大家以后还是各自做以前的工作,薪资暂时不变,以后也是只会加不会减……”

张帆和他们聊了一阵,简单描述了一些他对酒楼未来发展的想法。

“百味楼以后会改名为天然居,但为了向前辈们致敬,百味楼的牌子不会摘……”

张帆说到要改名时,众人脸色都很复杂,毕竟是他们为之奋斗了半辈子的地方,那块牌子更是注入了太多感情。

张帆确实不准备摘了这牌子,而是准备把原百味楼的招牌抬高,移到二楼的窗外,百年的招牌啊,可能也就只有这个时代能存在。

他熟悉的另一个浮躁且变化太快的时代,百年老店稀少的堪比大熊猫,仅存的那些很多要么变了味道,要么招牌就只成了单纯的招牌,大家都只想暴富,不再考虑什么传承。

暂时他也不会挂天然居的招牌,准备等一个多月以后村里送来香料,到时候再隆重挂牌开业。

现在当了教授,也算有了官身,传信可以用官驿,一封信十天左右就可以传到村里。

刚好在王都也稳定下来了,要给叔叔婶婶去信说一声,省的他们担忧,顺便去信让村里帮他准备香料。

又聊了一阵,张帆便准备回去,酒楼的事不用他太操心,一切照旧正常经营就好了,他只是来给这些员工送一颗定心丸,让他们能继续好好工作。

接下来的几天,张帆又去学院上了一节数学课,这次他并没有直接教授新的知识,而是整堂课都在接受提问。

上次的一堂课使张帆在学院和王都中声名鹊起,很多人都知道嘉兴学院来了个十二岁的教授。

他的静夜思和一寸光阴一寸金更是通过学院师生的传播,流入王都那些士人学子耳中,所以此时的张帆和上次相比格位大升,再没有人问无聊的问题。

张帆很淡然的解答了学生们提出的平日解不了的难题,并举一反三告诉他们解题的技巧和思路,一堂课所有学生都收获满满,很多以前想不明白的问题都豁然开朗。

闲时,张帆也会像个普通学生一般,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去听其他教授讲课,他并不会因为自身承载了一个文明就看不起这个时代的知识。

此方世界也出过一些惊才绝艳到能照亮一个或数个时代的圣贤们,他们留下的学说无一不是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

这些圣贤们留下来的经典道理和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很多时候都能让他眼前一亮受到启发,孔夫子说过的见贤思齐和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是很有道理的。

他更是因此成了学院师生中谦虚好学的典范,从此师生们皆以他为榜样,往后无数年他的这一故事仍然被民间传颂,只是故事流传期间把成就他的个人天赋抹去了,独留下勤奋好学的典故激励着后世学子们。

此时张帆正在去玄牝道宗山门的路上,拜师时就已经约定过让张帆今天上山,正式举行拜师大典。

道宗毕竟是第一宗门,澹台宗主也是贞国第一高手,收徒这件事还是要有仪式感的。

宗门地址就在离都城百多公里外的紫云山上,这是贞国名山,据说每日日出时在山上登高远望,都能看到远处片片紫云如紫气东来一般高贵奇美。

靠近紫云山后,远远便能看到几十米高的门楼牌坊,雄伟壮观。

“来者何人。”

守门弟子看到张帆,迎上前来问道。

张帆也不说话,只是扬了扬手里的幽泉剑,守门弟子便冲他行了个礼放他进山了。

张帆回了一礼,向那年轻弟子道了声辛苦,便继续往前走。

翻过一个小山头后,终于到了宗门所在地,这里的建筑一片接一片绵延到山顶,看着竟然比嘉兴学院更大,一些训练场中还能看到一些男孩女孩在修炼各种拳法和打熬身体的功法,旁边不时有人指点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