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这小子是来踢馆的(1 / 2)

穿过大半个学院,终于找到院长办公室的小院,进去才发现院长正和七八个老师模样的中年人在一起谈话,估计是开会什么的。

张帆忙说不好意思,然后说明来意,拿出蒙师写的信递了过去。

“张文华这家伙竟然舍得给我写封信,哈哈哈,这老小子离开这么多年终于舍得传封信给我了,实在难得。”

院长吴雍年近六十岁,精神矍铄,体型偏瘦,听到张帆提到蒙师的名字,这位院长激动的站了起来,朗声笑道。说着便迫不及待的拆开信认真翻看着。

“这老小子难得来封信,竟然给我嘚瑟他找了个好学生!小友,文华说的那个学生是不是你?”

也不知道蒙师信里写了写什么,院长看完后笑骂一句,又看着张帆问道。

“正是学生。”

张帆恭敬的回答道。

“不像啊,文华那个学生不是才满十二岁吗,你看着可有十七八岁了。”

院长满腹狐疑审视着张帆问道。

“咳,学生长得着急了点。”

张帆不好意思的说道,他确实是发育的比同龄人快了太多,这不怨他啊。

“哈哈哈哈。”

屋里其他人听到这回答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张帆面不改色,心想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你们。

“文华说你的才华为他平生所见,不仅自学了后面一直到学院要学的功课,算学和诗词一道更是天赋异禀,让他都自愧不如?”

院长将信将疑,又对着张帆问道,语气有些不善,显然蒙师在信里的嘚瑟让他心里有些心里不平衡。

“蒙师过奖了,学生在学习一道确实有些天赋,但那些功课只是粗学略懂,至于算学和诗词,只是有些心得罢了。”

张帆拱手说道,沉稳又不失少年人的轻狂。

“哈哈,看来真的有些本事,你想入学院,也不用参加入学大考了,各科主事刚好都在这里,各自出一题,入学考六科,你若能答对五科,老夫便给你一个特招名额,怎么样。”

“恭请诸位院师出题。”

不用参加入学考试正合张帆的心思,现场面试完直接入学给他能省不少事,至于答题一事,对张帆来说根本没有挑战。

入学考试六科分别是诗词、算学、经学、律法、政治(开国以来历任君王语录和在位以来发布的政策和所做功绩等)、还有一门艺学(琴棋书画,骑射,剑术可以任意挑选一门)。

“好,那几位出题吧。”

院长点点头,赞赏的看了张帆一眼便对其他人说道。

没多久,六道中规中矩的试题便放到张帆面前,笔墨纸砚伺候后张帆片刻便答完试题。

诗词考试是以月光为题写一首诗,张帆直接抄袭了李白的静夜思,算学的题他用了三种解法答题,其他题答得也是中规中矩,艺学他选剑艺,虽然没练过什么高深剑术,不过对已经修炼出真气的他来说答这种理论知识没什么难度。

“院长,不用再考了,就凭这首静夜思,就算其他几科都答错,我也强烈要求学院对这孩子特招,佳作啊,此诗必定是一首可以传颂千古的佳作。”

诗词科出题人看到张帆写的诗,不等其他人说话,便激动的站了起来。

“到底是什么诗让老王你这么激动,念出来给大家听听。”

院长在一旁好奇的说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老王迫不及待声情并茂的把静夜思念了一遍。

“好一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除了算学出题人被张帆答题的三种解题公式搞得抓耳挠腮,其他人听到这首诗都静了下来,默默想着什么,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最怕提到故乡。

“突然有些嫉妒张文华那个老小子,当年说什么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结果一去不返杳无音信,没想到上了年纪竟然回故乡当了蒙师,哎,我们这些人里面,就数他活得最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