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谁提买房 我就心慌(2 / 2)

“对了,这才是顺其自然的哲理”。那你就好好地休养吧,有啥用的着我的,你就说话”。宁达仁的店里还有很多的业务等着他处理呢,在丰宝家中不能久留。

说到宁达仁的店里生意忙,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接近年关了,不论经营什么的商家,业务都要相对的繁忙,这是无可或非的,另外,他那唯一的儿子没有在家,已经去滨海七八天了,这儿子如今是店里的业务骨干,宁达仁几乎把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儿子的肩上了,进货卖货,记账送货等等,实际上这个店已经交给儿子了,宁达仁的角色就是帮忙或打工了。那么,既然如今的业务这么忙,儿子有什么重大的业务,跑到了滨海做什么去了?这还要重点地介绍一下。这里,就要说到“一提买房,我心就慌”的话题了。

自打改革开放以来,宁达仁也买了一些房产,有几套房子也确实增值了不少,甚至已经翻番了。但是,久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宁达仁买的房也有失误的,也有套牢的,跟开发商产生纠纷的商铺就是这个原因。主要的是因为开发商违约违规造成的,或者是因为虚假广告,销售误导等原因造成的。但实事求是地说,这里也不能没有自己的过错,比如决策失误,轻易相信开发商的宣传等等,无论是什么原因,反正是闹别扭了,找麻烦了,让人烦心了,要不就说,一提起买房,我心就慌啦?!

今年下半年,儿子就和宁达仁商量,说想在滨海再买一套房产,为的就是将来生意的发展,在滨海在开一家分店,宁达仁开始不同意,他的意思说,一是目前国家的房地产业走下坡路了,将来的房价可能下滑,再买房的话怕将来赔钱。第二,目前的生意已经够忙的了,在去滨海开分店似乎有些力不从心。儿子始终与宁达仁持相反的态度,他人为:尽管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有些疲软了,但是,如今实行的是一城一策,因为滨海是全国的市场,这个地区的房价不可能下滑,将来只能上涨而不会下降,这才是总的走势。第二个担心,就是到滨海开分店的事,这只是一个远期的设想,如今人手不够,业务量充足,用发展的眼光想问题,到那里买房有赚没赔。就这样,儿子今天说明天说,宁达仁的心也就有些活了。于是,儿子在网上就做开了功课,联系上了中介,看好

的房子有了一定意向了,儿子这才风风火火地跑到滨海,争取在年前把买房的事定下来。

如今的宁达仁,心里还是纠结的,还是处在“一提买房,我就心慌”的心境中,宁达仁是这样想的,目前他手头的现金已经不多了,出去生意上的周转金,再买一两百万的房产似乎有些捉襟见肘了。这也是他不愿意再买房的主要原因。然而事已至此,他也不愿意在跟儿子对着干,既然他决意要买,决意要将买卖做大做强,这也是好事吗!支持儿子再买一套经营与生活两用的房,也不太过分呀!

这天中午,儿子从滨海打电话过来了,他说:买房的事基本已经定了下来。这套房就在某市的批发市场旁,地理位置非常有优势,而且价格也很是便宜,从中还结识了一位地产业的朋友,一个非常有水平的销售总监,按照公司的规定,分期付款只给三个月的筹款时间,因为咱们的情况特殊,手上的现金不是很多,这样,总监经过打擦边球,绕过了公司的硬性规定,将咱们的筹款时限放宽了一倍时间,那就是六个月。这样,我们就有了筹款的机会了。

挂断了电话,宁达仁那个“一提买房,我心就慌”的毛病又犯了。他想,儿子买的这套房优惠下来以后,也要筹足200万现金,这可是硬邦邦的真金白银呀!他的心中盘算开了,他的银行卡中有多少钱,老伴的卡中有多少钱,儿子的账户上有多少钱,目前客户的外欠款还有多少钱,满打满算,他掐指算来也就是一百万元左右,五六个月中还要筹集一百万元,这个难度不算小呀!这个难题又要摆到宁达仁的面前了,又需要他亲自出马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难题了。十几年的经营,生意上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六个月时间也就可收入一二十万元,那么剩下的仈jiu十万元从何而来?靠亲戚,没有几个有钱的亲戚,靠朋友,也没有什么趁钱的朋友,那么,这么大数字的亏空房款,到哪里去找,在短短的六个月时间里,怎么保证筹到百万元现金呀?儿子在电话中说了,如果到了交款的时限,就要向开发商缴纳万分之一的违约金。这样算来,一百万的违约金也不是啥小数目呀!欠人家的钱是要付出代价的呀!

晚上,宁达仁辗转反侧很难入睡。他一会把几个卡上的钱再算一遍,一会把生意上的收入盘算一边,但不论怎么算,就是填不满这个大窟窿。就在他即将入睡的时刻,宁达仁不知怎得来了灵感,他突然想到了文城,想到了大世界的四套商铺,是呀!那里的开发商正在为我们“代卖”商铺,他什么时间可以卖掉?他们为什么没有给我“代卖时间”?这是我们签订的合同中应该补充的地方。你不给我们代卖的时限,我们就这样无期限的等待下去吗,我们这个年龄了,等得起吗!再者说,所谓的“代卖”本身就没有依据,违规违约了,就应该按照合同的约定退房退款,什么叫“代卖”?代卖到何时,我们要等待到何时?

宁达仁想到这里,终于找出来钱的路了,那就是找开发商,找文城的开发商,让他们赶快把我们的商铺卖掉,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