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熊四海开着摩托车出了邹家,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如今到了十二月,虽然还没有下雪,但寒风劲吹如刀,气温低得很。他根本就不在乎,只穿了一件黑外套,闪亮的大链子还有一半没拉上,显得又潇洒又利落。
他向邓亚男做了汇报,暂时调整了工作。第一,他现在在本市大有名气,秃鹰真要找上门来必然刻意提防他,行动特别小心,这样就增加了抓捕的难度;第二,咪咪与他命格相冲,不适宜呆在一起;第三,为饰物开光后送给大家,是一种长久有利的保障。
基于以上原因,他会离开邹子龙身边一段日子,专心开光之余,还可以隐在暗处伺机而动,等着秃鹰这条大鱼上钩。其实,他对白云大乌甚为信任,秃鹰根本可有可无,只是他不方便说出来而已,况且邹子龙目前的表现令他有些反感,生活也不可能因他而改变,干脆还是避开些的好。
本市最出名的寺庙位于东南方一个镇内,名为湖马寺。其香火鼎盛、源远流长,距离市区才两个多小时路程,十点左右,熊四海就来到了它的门前。
多数名刹古寺都是依山而建、沿途石阶,但这个湖马寺却有点不一样,隐于竹林之内,一条水泥大路直通而入,交通方便,不少车辆进进出出,看来果然很多人前来参拜,有些名堂。
寺庙之前有个小广场,中间摆着一具三足巨鼎,古色古香。二三十级石阶直直延伸而上,又宽又长,两旁石栏杆图案奇特,线条分明。
石阶尽头是条横着的长廊,左右各竖着四根八角大石柱,气势恢宏之极。飞檐之下挂着两米见长的匾牌,上书湖马寺三字。
熊四海左左右右观察来观察去,忽然轻轻叹气,想:佛气弥漫,深不可测,不知里边的高僧功力有多强呢?他心生尊崇之心不敢怠慢,虔诚地低头合十,一步步走上台阶,缓缓进入大殿。
大殿雄伟壮观非常宽广,放眼望去,高度约十米,中梁黄布纵,横悬挂,吊着几十盘粗大檀香。殿中如来金身闪闪发光,维妙维俏,必是出自名家之手。如来两侧为三十六罗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总的来说,这湖马寺无论在气势上还是摆设上,都令人油然而生敬意,难怪信士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熊四海定定地站着盯住佛像,心想:佛气不在大殿之中,或许在后院。他转身悄悄走出,沿着长廊向右拐了个弯,眼前出现一个小院落。院落宽十来米,摆放着几具小石塔,左、右、中各有一道拱门,这湖马寺的范围还真的够大。他照直走去,又发现一个小院落。
这个小院落可与之前的不同,地面是粗糙的大方石,东一道小沟西一道裂痕,一看就知道年代久远。周围的建筑物也明显不同,石柱斑驳破损,虽然经过修补却依然掩盖不住岁月的沧桑,屋顶是粗瓦铺就,窗棂居然还用着木头。
熊四海微微一笑,想:是这里了。
忽然咿呀一声,院落正中一间房子的大门打开,一个老和尚当门而立,目光柔和地看着熊四海。熊四海直直回望动也不动,两人就这么样居然过了好几分钟。
阿弥陀佛,今日灵台波动祥光缭绕,心知必有贵人远道来访,果不其然。
大师言重了,我突然而来没打扰你吧?
无妨,老衲法号了明。
我姓熊。
了明平平伸手,说:请。
熊四海也伸手说:大师请。
方丈房间和想象中的一样,洁净明亮、简陋雅致,就一张小床一张矮桌,一个书柜几个蒲团。两人就坐在蒲团上,隔着桌子又对望起来,比别人相亲时看得还要仔细,还要专注。
方丈垂垂老矣。他满脸的皱纹,须发皆白,但他的眼睛还很明亮,精神还很饱满,此时他微微一笑,从桌子下拿出一个木盒取出茶叶,开始泡茶。他的手背瘦骨嶙峋,上面血管一条条凸显,却十分稳定,动作干脆自然。不久室内飘荡着阵阵茶香,混在香烛味儿当中,另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
熊四海向来对茶没什么研究,却也忍不住说了声:好茶!
了明淡淡一笑:自栽自炒,并非名贵品种,见笑了,请。
大师请。
两人喝了一口,了明忽然轻轻一叹:想不到,想不到小友年纪轻轻却具备如此强大的佛力,当真不可思议。
熊四海轻轻低下头谦虚地说:大师过奖了,只不过是机遇巧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