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确实是受教的模样,想起他母妃淑妃死去时候的模样,淑妃死的早,李禧自小便没母妃疼宠,是以性子乖戾了一些。李强终究是内疚了些,放软了语气,道:罢了,既然知道错了,便要好生悔改才是。山东旱灾的事情,你切不可掉以轻心,好生的处理了才是。迎接蓝田国国王的事情准备的如何啦?可有准备妥当?这件事情,朕已经暗自筹谋了几十年,万不可到了这时才搞砸,出了差错的。
已经在准备之中。李禧恭敬的答道,进来之时的嚣张气焰熄灭了不少,敛了周身的戾气,说:大体上的准备已经差不多了,儿臣已经吩咐下去,一切要以蓝田国的事情为主,其余的事情都可以缓一缓,务必要做到确保万无一失的。任何官员都要配合,宫中的各司各房也在准备之中,纷纷上报说已经进入尾声,大抵明日便可以全部准备就绪。父皇但请放心,儿臣定不会出了差错的。
李强满意的点点头,道:那就好,既然已经准备的差不多,那朕就放心了。司马朗最近可有什么动静?
李禧想了想,说:并无,司马庄主最近很安静,一直在司马府呆着,并未与朝中大臣有任何往来,父皇,会不会是您多心了?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若是司马庄主想要报仇,早就该动手了,该不会一直等到现在才对。且儿臣看,那司马庄主不像是个会谋朝篡位之人,反倒是心胸坦荡的很的模样,实在难以想象他会谋反。
你懂什么!李强怒吼道,那司马朗是李垠的儿子,当初李垠死的时候,司马朗虽说还是个肚腹之中的胎儿,可是却在出生之日被人抱走,谁知道他是不是知晓当时发生的事情,为了高枕无忧,司马朗绝对不能留。你好好的处理好山东干旱的事便是,其余的事情你不要管。蓝田国国王来的那一日,朕要亲自迎接,若是能够拉拢了蓝田国,那么朕便要借着蓝田国的手一举铲除司马朗,那时候无论百姓有多大的意见,也怪不到朕的头上来,是蓝田国的人杀了他,与朕无关。
父皇为何不直接寻个错处将司马朗处斩了,要费这样大的周折?李禧不解。
李强恼火的道:你当朕不愿意么?一则是那司马朗得民心,在民间很是受欢迎,二则是司马朗的御剑山庄掌控着江湖势力,江湖上的那些人最是难缠,且最讲义气,若是朕冒然动了司马朗,只怕是会引起一场杀戮来,虽说朕并不惧怕那些江湖草莽,却也不想与其硬碰硬,若是能够收归朕用,朕以后自然可以高枕无忧。所以,此次蓝田国国王来大月朝见的事情,你一定要处理妥当了,务必要让蓝田国国主蓝沙满意了才行,切不可坏了朕的大事。
李禧听了,笑着道:父皇果然是计划好了的,儿臣自愧弗如。如此一来,只要蓝田国国主点了头,那便是司马朗的死期了,且出事之后可以将事情一并推给蓝田国,实在是妙计。
见他一副受教的模样,李强缓了些脸色,语重心长的道:朕知道你在想些什么,因着你母妃的事情,朕也一直对你睁只眼闭只眼,很是宠爱你,不曾限制你什么。只是禧儿,这皇位看着威风,坐着却是极难的。这几日,朕让你亲自体验了一番,想必你也知晓,世上最难控制的便是人心,而作帝王,最紧要的事情便是控制人心。若是人心向背,那这皇位只怕是要做到头了。想要得到人心,急不得,慢慢来,先慢慢的收服那些个大臣才是正道理。朕一向很是器重你,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才是。好了,明日朕便亲自上朝吧,你照旧在旁边听着看着,好好学学。
李禧压下心中的恼火,说:是的,父皇,儿臣谨遵教诲!
好了,你下去吧,朕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李强挥手让李禧出去,靠在床上闭目养神。
李禧恼恨的看了李强一眼,转身,甩袖离开。心里的怒火压也压不下,神气什么,他想,迟早这个皇位是要落到他手上来的,到时候,看你如何再这般神气!明明知道他一直很想要表现自己,得到那帮大臣的认可,却迟迟不给他机会,如今出了山东这样的棘手事情,便让他表现了。哼,父皇真是好算计,竟然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冬日不下雪,却干旱得让百姓没水喝,没法播种,眼看着春季要来了,若是情况持续下去,只怕是明年的饥荒跑不了。除了训斥他,父皇还有什么办法?不是一样丝毫想不出法子来么,只知道躲在御书房,那些个大臣各个愚不可及,竟然以为是他囚禁了父皇,真真是让人恼火。
大太子。刚走出书房,门前的守卫便跑了过来。
什么事?他恼火的道。
适才府内的人来报,说是白钢白大人求见。
不见,不见!他烦躁的挥手,大声说:白钢这个老匹夫,实在是烦人,本太子如今没有时间应付他,让他滚!